《老狐貍》,上映于2023年,台灣電影。在台灣地方性獎項上,幾乎全面碾壓《周處除三害》,包攬「最佳導演」等四項獎項。它比《周處除三害》還要「猛」嗎,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的。
《老狐貍》,是一部「少兒不宜」的電影,如此說,是因為,它將視角對準了一個少年,講述少年在兩個「父親」影響下,人生觀劇烈拉扯的故事:親生父親所傳達的人生觀,是傳統的,概括就是「真善美」,教父所傳達的人生觀,是反傳統的、功利的,教其如何利用世界的規則不擇手段地成功。
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來說,人生觀的拉扯是一種劇烈的疼痛。
故事設定在1990年代的台灣,那是一個瘋狂的時代,幾乎全民炒股,做著「一夜暴富」的夢想。主人公少年廖界與父親廖泰來相依為命(其母親早早去世),他們租房住,廖泰來的夢想是努力攢錢,買房子,開一家理發店(她去世老婆的夢想)。
然而時代悄然劇變,炒股令大家越來越有錢,也讓房價越來越貴。對于腳踏實地的廖泰來說,他努力的程度趕不上物質成長的速度。
廖界也期待有一個自己的房子,可能是出于虛榮心,可能是因為他想父親實現愿望。因此,他找到了房東「老狐貍」。相較于父親的怯懦、老實,他直接大膽地跟老狐貍說,把房子(低價)賣給他爸爸。
老狐貍很喜歡廖界,他雖然沒有答應廖界的請求,卻擔當起廖界「教父」的角色,在一次次接觸中,老狐貍教廖界如何成功,將成人世界規則灌輸給他。譬如:不平等是成功的地圖,要利用不平等創造不平等;斷絕同情,閉上眼睛,喝冰水,默念「關我屁事」;在乎別人感受的人,是失敗的人。
劇情大致如此。貫穿電影始終的技巧,是「鏡像」(對立)。最主要的鏡像就是廖泰來與老狐貍,窮爸爸與富爸爸,善爸爸與惡爸爸。
其次,還有有錢老公與窮酸初戀,善良兒子與惡兒子等。
廖泰來,一個普通的父親,在老狐貍酒店打工,勤快本分;善良,丟手工刀廢棄刀片時,會用紙包好,以免誤傷拾荒人;節儉,水龍頭輕輕擰開,讓水一滴一滴流,這樣水表不會跳,洗完澡,馬上要關瓦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