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叉燒飯,竟成就了一場戲劇性的表演,讓觀眾如臨其境。這就是林峰在《九龍城寨之圍城》中的精彩表現。
在這個吃戲中,他徹底詮釋了一個偷渡者的絕境和渴望,贏得了無數觀眾的掌聲。然而,這樣的演技高光究竟從何而來?讓我們一探究竟。
林峰在影片中飾演陳洛軍一角,是一個身陷絕境的偷渡者。他一出場就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寸頭、黝黑的皮膚、疲憊的神情,身上雖有肌肉線條但更像是干苦力練就的。整個人散發著一種絕路逃生的無助感。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他吃叉燒飯那一幕。一開始,陳洛軍只能在角落里啃發硬的饅頭,就像陰溝里的老鼠,既絕望又不甘心。
而當「龍卷風「龍哥請他吃叉燒飯時,他徹底放松了防備,饑餓感便寫在了臉上。只見他大口大口地吃著叉燒肉,仿佛幾百輩子都沒吃過飽飯似的。長期吃不好的他,突然換了香噴噴的美食,竟直接噴出一桌子飯粒,這是被香味迷了心智。
之后,無論是在回復龍哥的問話還是繼續吃飯,陳洛軍都一邊咀嚼一邊說話,就好像有人要跟他搶飯吃一樣。
他的嘴巴塞得鼓鼓的,嘴角還掛著飯粒,吃相毫無形象可言。但正是這副狼狽模樣,讓人看到了底層人掙扎求生的可憐寫照。難怪就連龍哥這樣的大佬也對他生出同情之心。
林峰的這場吃戲活脫脫就是一本表演教科書,堪稱教科書級別的表演。
他完全入戲到位,將陳洛軍的處境和內心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動容。這才是演員該有的基本素養,與那些「戲混子「的敷衍塞演形成了鮮明對比。無論是吃東西還是其他任何一個細節,都要做到行云流水、自然真摯,才能讓觀眾信服。
林峰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他的表演令人動容,讓我們看到了港片在演員這個層面上的希望所在。
演員是影視作品的生命線,決定著一部作品的成敗。然而,近年來內地影視圈屢屢爆出「戲精「、「流量捆綁「等丑聞,質量低下的作品層出不窮,令人憂心忡忡。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這是否與當下社會的某些現象有關?
比如說,當代人過于追捧「身材管理「、「事業成功「等表面化的東西,而忽視了藝術的內在修養。
再者,影視公司唯利是圖,把演員當做「賣貨「的工具,沒有對演員的專業素養給予應有的重視。此外,觀眾的「饑不擇食「心態也是問題的一個重要誘因。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