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雅全導演的《老狐貍》去年11月在台灣上映,前陣子才火到內地。
影迷們通過大銀幕外的各種渠道看到了這部電影,缺少影院里的極致體驗并沒有拉低這部電影的評分,豆瓣高達8.1,過半觀眾打出四星,五星好評接近三成。
這樣的口碑,很大程度上源于電影簡單、純粹、極致塑造人物、沒有功利心,以及傳遞正確普世價值的同時,又有點宿命感。
劉冠廷和白潤音飾演廖泰來、廖界父子,兩個人生性純良,租住綽號「老狐貍」的謝老闆的房子,每個月老狐貍的美女助理會上門收租。
廖泰來在餐廳工作,獨自撫養兒子長大。他們對巨大的貧富差距、股市飛漲下有人一夜暴富安然若素,只靠日復一日的努力奔赴想要的人生。
擁有整棟樓的老狐貍,將父子的命運拿捏在手中。廖泰來的目標是攢錢買下臨街的房子,自己開一家理發店。然而房價和股市一起瘋漲,廖泰來距離開理發店的目標越來越遠了。
在瘋狂的時代下,導演用過分克制、內斂的鏡頭勾勒出過分精彩的眾生相。
老狐貍像教父一樣用優雅、輕松的姿態掌控他人命運,他始終認為「好人=在乎別人感受的人=失敗的人」,這讓他收起憐憫,攫取功名利祿。
人的痛苦來自野心和欲望,和老狐貍的緣分,讓廖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轟然坍塌,一老一小的對手戲,既顯得魔幻,又像是引領觀眾期待圓滿結局的殘酷童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