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二代其實是一夜暴富的代名詞,他們從原來的老破小的平房可以搬到寬敞明亮的大開間里;
原來不敢買的用的東西,這下可以隨意揮霍了;看著別人艷羨自己的目光心中別提有多開心了。有人成為了拆二代,那就有人想要成為下一個拆二代。
張新國的女兒和兒子就想當這樣的拆二代,2003年他們一家想用原來的一棟3層小洋樓換取3個億的天價賠款,如果開發商不賠他們就不搬。
可是這對兒女卻率先搬走,要求爹媽帶著90歲的姥爺在這里堅守陣地。這一堅守就是十多年……
張新國是一個頗有能力的人,96年就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打算拿著這筆錢來改善一下家里的居住環境。
張新國的家就在松江區滬亭北路上,原先那里還沒有開發,算是城市近郊,四周一水兒的平房。
而張新國家里的人可不少,岳父岳母外加他們夫妻和孩子一共六口人,他們都居住在一個狹小的平房內。
張新國原本打算在市區買一套房子,可是算來算去也只能買一個80來平的房子,還是擁擠。最后張新國打算把自家的老房子翻新加蓋一下,這樣就能完美解決擁擠的問題。
那一年張新國的三層小樓拔地而起聳立在了一眾平房的簇擁下,顯得格外洋氣。
張新國看著裝修好的房子,簡直樂開了花,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房間,最重要的是他看著鄰居們羨慕的目光簡直不要太開心了。
鄰居們也經常來串門,對著屋內的裝潢一頓猛夸,大家都稱贊張新國是一個新好男人,把家里的房子蓋得這麼氣派。
張新國接受著鄰居們的贊美,只希望自己一直能成為這個村的中心人物。
張新國把一樓當做是鋪面租了出去,一年還能收到不菲的租金。後來張新國的女兒兒子都分別結了婚,人一下就多了起來,最多的時候這棟樓里住了十幾口人。
人多熱鬧,張新國雖然開心,但是矛盾也逐漸顯露了出來。漸漸增多的人口讓這棟小樓都顯得有些擁擠了,兒女間的爭吵也時有發生。
作為父親不想偏心女兒或者兒子,所以他無法處理兒女們的矛盾。
就這樣到了2003年,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了,政府要征滬亭北路這塊兒地來修路。
征地修路也就意味著他們家要拆了,他們馬上就要成為拆二代了,那還吵什麼呀!戰火瞬間被喜悅代替。
張新國眼看著周圍的鄰居們住著平房,都分到了3套房子和幾百萬的拆遷款,心想自己家人口眾多,房屋面積更是別人的幾倍,肯定分到的拆遷款最多。
一天拆遷辦的人來到了張新國的家,根據政策張新國家可以分到3套房子和300萬元的拆遷補償款。
這下張新國不淡定了,為什麼自己家這麼多的面積分到的房子和票子還不如一戶平房的人多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