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供一杯「清水」的功德
眾所周知,佛門三寶即佛、法、僧。
經云供養三寶,功德無量,譬如《法華經》中有言,「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于畫像,漸見無數佛。」
意思是說,假如有人內心散亂,但是在佛前供養一朵花,以此功德也能逐漸累積,乃至究竟成佛。
除了供養花,常見的供品還包括涂香、燃香、飲食、燃燈。
三寶是無上殊勝的福田,面對財力困頓,也想與佛法結緣的有情,佛陀住世時,為眾生施設了這些方便善巧。
但是,佛前諸多供養物品之中,一杯「清水」的功德,可能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因為不論供養什麼物品,最重要的是「清凈」,即供品來源之清凈以及供養時的心清凈。
何為「供品來源之清凈」呢?
也就是說供品不能經由邪淫、殺生、妄語等造惡換取來的,譬如有人通過坑蒙拐騙,發了一筆橫財,然后拿這筆錢來佛前供養,這就是不清凈的。
試想假如對供養不問青紅皂白,豈不是佛菩薩鼓勵世人造惡嗎?
何為「供養心之清凈」呢?意思是說,在供養時內心不生慳吝,乃至在供養貴重物品之后,心中不起悔意。
遍觀前文提及的供品,唯獨一杯「清水」,不需要極大的辛勞就可以取得,水的價值也相對低廉,不需要通過作奸犯科的方式獲得。
可以肯定地說,幾乎沒有人會在佛前供水后,內心又生起慳吝乃至后悔之情。
所以,一杯「清水」,幾乎可以說是最佳的供品之一,學佛人早晚禮佛,敬水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項目。
經云水有八德,在佛門中起到表法的作用,這八德分別是:清涼,表戒德清凈;味甘,表享百味食;
性輕,表身心健壯;質軟,表意念柔順;清澈,表意念清明;無味,表障礙清除;益喉,表成就妙語;養胃,表健康無礙。
也許有人會說,一杯水可謂一文不值,供養它怎麼可能得到功德利益?
如果有這種想法, 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學佛即「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可是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使得眾生貪婪而慳吝,缺乏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
從供養我們俗人眼中「一文不值」的清水開始,自己與佛結緣,心性與佛相應,慳吝心也會漸漸轉變。
地水火風四大之中,水乃萬物之母,常居于萬物之下。
水之性與佛之教義十分契合,供養一杯水,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