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是餐桌上的「常客」,但很多朋友都發現,自己蒸的包子就是沒有店裡的好吃,別的不說,單說包子的賣相,自己做的外皮總是塌陷,並且也不暄軟。
其實,包子塌陷不暄軟和上鍋蒸的時候,用什麼水有很大的關係!有的朋友習慣用冷水蒸,還有的朋友用熱水蒸,所以問題來了,家庭蒸包子,到底是用冷水蒸還是熱水蒸好呢?今天就和大家詳細地說一說,這兩種方式的優劣!
先說答案:家庭蒸包子用冷水好!相信很多朋友會問:為什麼?你看人家包子鋪都是用開水蒸的,為啥會不好?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火力問題!包子鋪用的燃氣灶,火力堪比「小火箭」。常去包子鋪或者饅頭鋪買麵食的朋友都知道,人家可以把一籠屜一籠屜的包子壘至十多層,就算這樣照樣能把包子蒸得暄軟蓬鬆又好吃!
反觀我們家用的燃氣,多半使用的是天然氣,雖然用起來便宜又便捷,但是燃燒時的火力是遠遠達不到包子鋪那樣的火力程度的!
所以,問題就來了,當我們的火力達不到時,用開水蒸包子就會導致包子受熱不均勻,從而出現外熟裡生,或者外面蒸過勁裡面的餡料才熟的情況!這樣就會讓包子出現塌陷、外皮不鬆軟、不蓬鬆的情況。
而我們用冷水上鍋蒸,則可以保證包子緩慢均勻地受熱,尤其是可以防止水蒸氣把包子皮「溜死」;其次,冷水蒸包子,在溫度緩慢上升的時間內,
還可以讓包子再一次的醒發,這樣不僅會膨脹得更大,面皮也更加的暄軟蓬鬆。
小貼士:「溜死」的意思就是包子皮部分或者全部出現餃子皮那樣的狀態,就是面皮被水蒸氣浸透了!但是,如果當包子皮受熱均勻,且外層膨脹定型後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