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總共寫了十五部武俠小說,問及哪一部作品最讓讀者們記憶猶新,恐怕非《射雕三部曲》莫屬。《射雕三部曲》包含了《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和《倚天屠龍記》,講述的是中原武林各門各派的紛爭,以及為了驅逐韃虜而發生的一系列的波折變故。
細看過《射雕三部曲》的朋友會發現,《神雕俠侶》和《射雕英雄傳》銜接得完美無缺。隨著楊康慘死、歐陽鋒發瘋,楊康之子楊過開始在神雕時代嶄露頭角。
與此同時,射雕時代的男主角郭靖也在《神雕俠侶》有不少戲份,他的那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震撼了楊過。楊過正是在郭靖的感染之下,摒除了往日的睚眥必報,蛻變成一位劫富濟貧的神雕大俠。
隨著金輪法王的敗北,隨著蒙哥的慘死,群龍無首的蒙古大軍只能鎩羽而歸,整整13年不敢踏進中原武林。由于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果實來之不易,襄陽城恢復和平之后,楊過攜手小龍女和群雄作揖告別。
此時已是倚天時代,然而《倚天屠龍記》并沒有很好地銜接《神雕俠侶》。金庸只是讓郭襄出現了短短的兩個章節就跨過了近百年的時間,匆匆進入了蒙古人統治的元朝時代。
對于郭靖、黃蓉,金庸只借著周芷若的一句話做出了總結: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遠在西川、逃過一劫。
對于楊過和小龍女,金庸更是只字未提,全書只是用黃衫女的一句話做出了簡短的概括:神雕俠侶、絕跡江湖。
其實,正是金庸巧妙地讓楊過早早地隱退,否則后世兩大魔頭無法順利「出世」。
眾所周知,金庸的寫作習慣就是沿用真實的歷史,蒙哥戰死是必然的,13年后的襄陽城破也是必然的。在這種情況之下,金庸只得讓楊過帶著小龍女退出江湖,而且楊、龍二人走后銷聲匿跡,就算郭襄苦尋24年依舊得不到半點消息。
反過來想,倘若郭襄真的找到了楊過。按楊過的性格來看,當他得知蒙古大軍入侵中原,當他得知郭靖危在旦夕,他定是帶著小龍女再一次重出江湖。
由于楊過在雕兄的指引下服食了大量的蛇膽,他又在山洪、海潮中修煉了16年。得益于驚人的臂力,楊過曾用三塊飛石打死了大汗蒙哥,解了襄陽城被困的危機——楊過抬起兩枚石子,運勁擲了出去。但聽得嗤嗤聲響,兩粒石子都擊在飛云騅的臀上。那馬吃痛,一聲長嘶,前足提起,人立起來。蒙哥畢生長于馬背之上、刀槍之中,這時變出非常,卻并不慌亂,挽雕弓、搭長箭,雙腿緊緊挾住馬腹,回身向楊過便是一箭。楊過低頭避過,飛步搶上,在手中早已拾了一塊拳頭大小的石塊,呼的一聲擲出,正中蒙哥后心。楊過這一擲勁力何等剛猛,蒙哥筋折骨斷,倒撞下馬,登時斃命。
楊過能在千軍萬馬之中擊斃蒙哥,他也可以在十萬鐵騎中擊殺忽必烈,只不過忽必烈踏平襄陽城是真實的歷史,金庸只能讓楊過功成身退,從此絕跡江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