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九龍城寨之圍城》后,很多影迷將這部電影,和周星馳在2004年上映的電影《功夫》相提并論。
其實,兩部電影的故事略有相似,影調和畫風卻迥異。
《功夫》的故事發生地是上海的豬籠城寨,那是基于中國香港九龍城寨所進行的藝術加工。周星馳小時候生活在九龍城寨,在創作《功夫》的時候,明顯可以感覺到他把那個給自己帶來苦難童年的地方,進行了適當的美化。
《功夫》和《九龍城寨》這兩部電影都把精彩打斗作為最大賣點,故事充滿了人心的算計,同時暗含「高手在民間」的隱喻。
我在看《九龍城寨》的時候,深切地感受到了「港片再起風云」ADVERTISEMENT
如果你要問我「看過那麼多中國香港電影,哪一部最讓你難以忘懷?哪一部讓你看了一遍又想再看五六七八遍?」我的答案就是周星馳的《功夫》。
強如周星馳,如今也無法再拍出和當年《功夫》一樣水準的電影,幸運的是,我在《功夫》上映20年后,透過《九龍城寨》,隱約看到了一群中國香港電影人,正在用盡全力,創造不亞于《功夫》的精致與輝煌。
九龍城寨這個地名,我并不覺得陌生。
早在2016年,中國香港TVB就拍攝了一部名為《城寨英雄》的電視劇,讓我們通過一種直觀的方式了解了九龍城寨。
在那部電視劇中,我們看不到太多關于城寨惡劣生活環境的描寫,導演把更多的鏡頭對準了城寨里的平民英雄。
高水準的打戲和有回味的文戲穿插,讓我們看到了美化版本的九龍城寨里的溫情和英雄主義。
看《城寨英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會金鐘罩、鐵布衫的大反派。面對多個城寨武林高手的包圍,他不慌不忙,最后敗得極其壯烈。
不過公平地說,電視劇版的反派人物還是被塑造地太像一個工具人了,正面人物數量又多,給人一種無法勢均力敵的感覺,是為缺憾。
而來到電影版《九龍城寨》,這是一部被很多人詬病的電影,不少影迷認為電影編劇用了老派且過時的表現手法來展現沖突。
電影的劇情相對簡單,若不是有精彩的動作戲和老戲骨們的精湛表演做支撐,《九龍城寨》很難得到人們的青睞。
但是,在走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發現這部電影,其實又遠超我的期待。
首當其沖是當然是視覺效果極佳的動作設計。
雖然很多影迷把這部電影和《功夫》相提并論,但是光從動作設計來看,我覺得《九龍城寨》其實和2006年上映的《龍虎門》更為相似。
《龍虎門》是中國動作電影的轉型之作,也是動作明星甄子丹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代表作。
在《龍虎門》這部電影里,我們第一次看到了中國電影人成功推出的漫畫改編電影,甄子丹、謝霆鋒、余文樂三個演員在這部電影里用極其華麗的武打方式,讓我們看到了動作片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