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可以用來炒食、涼拌,可以作為很多菜肴的配菜,在北方的不少地區,洋蔥還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冬儲菜。現在大蔥的價格一路飆升,很多聰明的朋友都會選擇用洋蔥來代替大蔥,洋蔥和大蔥一樣,有獨特的辛辣香味,而且營養價值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洋蔥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鉀、葉酸、鋅、纖維素等營養元素,而且還有天然辣素,是一種非常健康的「天然殺菌菜」。所以,小編在這里建議大家,冬季可以常吃一些洋蔥。

市面上的洋蔥有兩種,一種是紫皮的洋蔥,另一種是黃皮的洋蔥,那麼買洋蔥時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呢?小編專門請教了菜販子兩種洋蔥之間的區別,差別其實挺大的,以后不要再買錯了。
一、營養價值不同
紫皮洋蔥和黃皮洋蔥相比,營養價值上有不少的差別,黃皮洋蔥中的「大蒜素」含量更高一些,所以辛辣味就比較重;紫皮洋蔥中的大蒜素含量低,辛辣味較輕。

紫皮洋蔥中含有天然的花青素,花青素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對身體非常有好處;而黃皮洋蔥中沒有這種物質。
二、口感和味道不同
紫皮洋蔥的辛辣味比較輕,口感更加清脆,帶著絲絲甜味,更適合做涼拌類型的菜肴或者生吃,不會導致洋蔥中的花青素流失;黃皮洋蔥的辛辣味比較重,口感相對軟糯一些,更適合炒菜。

三、價格不同
經常去超市買洋蔥的朋友肯定不難發現,超市里的紫皮洋蔥和黃皮洋蔥的價格也不一樣,一般來說,紫皮洋蔥的價格要稍貴一些,因為紫皮洋蔥的產量較少,營養價值更高。

我們在購買洋蔥時,只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即可,如果炒菜用,可以選擇黃皮洋蔥;涼拌或者生吃,選擇紫皮洋蔥更佳。
一、掂重量
買洋蔥的時候,可以用手掂重量來對比一下,同樣大小的洋蔥,比較重的洋蔥新鮮度越好,因為這樣的洋蔥含水量充足。
二、看外觀
買洋蔥時,要選擇表皮有光澤而且完整的洋蔥;同時還可以觀察洋蔥的莖部,如果洋蔥的莖部干癟、發軟,則說明洋蔥不夠新鮮。

切洋蔥時,很容易辣眼睛,我們在切洋蔥時,把洋蔥的頭部和尾部切去,然后剝去外皮,放在清水中浸泡幾分鐘再切,這樣就不會辣眼睛了。
關于挑選洋蔥的方法,你都學會了嗎?紫皮洋蔥和黃皮洋蔥,你更喜歡哪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