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老頭娶了28歲的姑娘,這事在中國,能有幾個不議論的?!」
有人靠著一顆白菜的價格過日子,有人卻抓著兩個人的婚姻不撒手。楊振寧走了,他留下的不是諾貝爾獎的光環,老百姓現在關心的全是他和翁帆到底算不算愛情。
「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這句話擺在桌上,有些人聽了直搖頭,有些人卻把心一緊。
楊振寧,1922年生在安徽合肥。一個亂世孩子,跟著家人跑到北京清華園。別人學算盤,他就知道怎麼在數理里鉆了個空。
17歲以前,他就轉了好幾個學校。後來進了西南聯大物理系,一群高人都在那,張守廉、王傳綸、黃昆……誰都說楊振寧這個人「眼神里有光」。
畢業后去了清華研究院,又去了美國讀書。1948年,芝加哥大學給了他博士學位,轉身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物理圈最硬的理論之一,就是他和米爾斯提出的「楊-米爾斯理論」。後來他和李政道一拍即合,把「宇稱不守恒」搬了出來,1957年,一起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領獎台上,楊振寧用中文說了句:「我為自己的中國血統和背景感到驕傲。」誰都記得他的名字,但沒幾個人知道他到底有多想家。
幾十年里,他一直和中國有聯系。1971年第一次回國,見了老友鄧稼先。鄧稼先說,中國原子彈全靠自己弄出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