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關節鼓包又疼,醫生一句話讓我「疼著回家」
中午抽空去了市人民醫院骨科。排隊兩小時,終于輪到我。坐下后,我把右手伸過去,指著鼓包的位置說:「醫生,這兩個關節一碰就疼,打字都受影響。」醫生看了一眼,又讓我屈伸幾下,淡淡地說:「沒事,不用吃藥。」我不死心:「可真的很疼。」對方依舊搖頭:「吃藥也沒用,先回家吧。」于是,一分錢藥沒開,我直接「疼著回家」。
走出診室那一刻,心里五味雜陳:既慶幸沒查出大毛病,又擔心這疼到底能不能好。回到家,我把經歷發上網,沒想到評論區迅速分成兩派。
點贊最多的一派力挺醫生:「人家根據專業判斷,認為吃藥也沒用,就不亂開藥,這才是負責。」「好醫生!不為了醫院盈利亂開無關緊要的藥方,值得表揚!」另一派則給出民間偏方:「天天揉揉,使勁按按,堅持做,就會好啦!」還有人補充:「早晚熱敷十分鐘,再涂點家里常備的活絡油,堅持兩周看看。」
我盯著鼓起的關節,輕輕按了按,依舊隱隱作痛。醫生的「沒辦法」與網友的「揉揉就好」在腦子里來回拉扯。也許,只能先聽醫生的——不吃藥,再聽網友的——堅持揉按。能不能好,只能交給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