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顧廷燁一朝平步青云,成為新帝登基的最大功臣,他立即著手迎娶明蘭的事宜。
然而,與之前直接上門提親不同,他選擇找到自己的好友,盛家的嫡子盛長柏,去疏通父母的意愿。
這讓觀眾不禁思考,為什麼盛長柏在得知顧廷燁想娶盛家嫡女的時候,并沒有想到明蘭,反而是老父親盛竑首先意識到了這一點?
長柏是個經年累月深諳禮法的人,他早在兒時就啟蒙學習,無論天熱還是天冷,都不曾耽誤一日。
然而,這長期的研讀使他的等級制度觀念根深蒂固,超越了一般的情感需求。雖然他對明蘭的聰慧和氣度十分欣賞,但他內心深處的等級觀念卻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障礙。
盡管明蘭在名義上已是盛家的嫡女,但長柏并沒有完全認同這一身份。他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恪守禮法制度,對莊學究的課堂上,關于嫡庶之爭的問題表示應當立嫡長子,認為恪守禮法,保持長幼有序,嫡庶有別,才能使社稷正常運轉。在長柏看來,禮法至上。
即便他了解顧廷燁的意思是要迎娶明蘭,他的心思仍然受到了顧廷燁說的求娶盛家嫡女的影響,沒有直接承認顧廷燁說的對象是明蘭。
而盛竑老父的一時清醒,被很多劇迷認為是難得的聰明時刻。在顧廷燁生動地描繪自家閨女的形象時,他仿佛一下子明白了其中蘊含的真相,覺得是在說明蘭。
然而,再三確認后,長柏斬釘截鐵的神情讓盛竑感到困惑。為什麼他會有這樣難得的清醒時刻呢?
更多的原因或許是因為盛竑對明蘭、如蘭這兩個女兒并沒有像之前對墨蘭那樣的偏愛,因此他能夠更客觀地看待問題,不受個人感情的干擾,旁觀者清。
尤其是在他的印象中,如蘭一直都是個不懂禮法、嬌慣蠻橫、不思上進的形象。這使得他很難將她和顧二郎口中的乖乖女形象聯系在一起。
相反,對于明蘭,雖然在家里一直是個小透明,但平時從未給他添過麻煩,甚至還在關鍵時刻成功解救了盛家于水火的危機。在明蘭看來,為了在這個無依無靠的家中生存,她必須以謹小慎微的方式生活,這才是她立身之本。
不管是重禮法的長柏還是寵妾滅妻的盛竑,她都明白,他們不能真正護著她。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