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農村,家里有三兄妹,我排行老大,下面有個妹妹和弟弟。我先成家,嫁在本地的,婚后和老公做點小生意,在鎮上賣水果,日子還算過得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妹妹遠嫁北方,離家一千多公里,從她結婚以后,回家的次數就屈指可數。
其實這也怪不了她,那時交通不發達,家里條件又不怎麼好,回來一趟就得花不少錢。
記得那時,每到過年的時候,看著別人一家人團聚,母親就流著淚說:「當初就不該讓小瓊(妹妹)遠嫁,現在回來一次都好難,以后就當我沒有她這個女兒了」。
我就勸道:「媽,你也別難過,妹妹雖然遠嫁了,但我和弟弟不是還在身邊陪著你嘛,想開點」。
我們三兄妹只有弟弟文化最高,讀了高中,在那個年代,高中還算比較吃香。弟弟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在村里當了幾年的代課老師。
后面,弟弟成了家,由于工資太低,就辭職了,弟媳家境比較好,弟弟通過弟媳家的關系,去到了城里工作,然后在城里安了家。
弟弟剛成家沒兩年,父親就突發疾病去世了,都還沒來得及好好孝敬他,這也成了我心里的遺憾。
父親去世后,母親就一個人在農村生活,種點蔬菜,還養了幾只雞和鴨,自給自足,從不麻煩我們。
後來,弟弟的孩子出生了,弟媳要出去上班,弟媳的父母都還沒退休,沒有人帶孩子,弟弟就把母親接到城里去,幫他看孩子。
平常弟弟和弟媳要忙著上班,母親就一個人在家帶孩子,還要洗衣做飯,收拾家務,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樣,閑不下來。
有時我去城里看望母親,母親滿臉疲憊,人也變瘦了,我勸母親少干點活,注意身體。
母親嘆了口氣,對我說道:「家里的活我不干誰干,你弟弟他們工作忙,回來啥事不管,就這樣,你弟媳還抱怨我沒把活干好」。
「你弟弟耳根子又軟,啥事都聽老婆的,家里大事小事都是你弟媳做主,我沒有一點話語權」。
聽母親這麼說,我才知道弟媳性格強勢,我跟弟媳接觸的少,看她帶個眼鏡,說話輕聲細語的,以為她很賢惠,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我作為女兒,娘家的事我只能聽著,也不好去插手,怕到時鬧得里外不是人。
就這樣,母親跟著弟弟生活了十幾年,也幫他帶大了兩個孩子,減輕了不少負擔。
隨著年齡增長,母親身體也沒以前好了,去醫院檢查出高血壓,還有糖尿病,每天都要吃藥打針。母親是農村人,沒有社保,買藥這些也報銷不了,都是自己花錢,每個月藥錢就要好幾百。
有天半夜,母親起來上廁所,為了節省電,沒有開燈,結果不小心摔倒了。
弟弟和弟媳在臥室睡著了,沒有聽見,大冬天母親躺在地上,凍得瑟瑟發抖,弟弟起來上廁所的時候才發現,趕緊把母親送到醫院去。
母親本來就有糖尿病,經過這麼摔跤,身體狀況更糟糕了,下半身直接癱瘓,動不了。
弟媳就開始嫌棄母親了,在醫院陰陽怪氣的說母親拖了他們后腿,弟弟站在旁邊也不說話。
母親癱瘓后,弟弟第一時間把母親送回了農村老家,還把我和妹妹叫到一起商量,接下來該怎麼辦?誰來照顧母親?
我作為老大,還沒等我開口,弟弟就說道:「大姐,你也知道我家的情況,我和小蘭(弟媳)工作忙,實在抽不開身照顧母親,城里的房子又太小了,不透氣,所以我就把母親送回老家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