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是別人介紹認識的,他雖然是城里人,但是憨厚老實。我們認識了一年左右就結婚了。我們結婚的時候,他給了我家5萬彩禮金。
結婚后,我們是和婆婆住在一起的。婆婆是一個很節約的人,婚后我們幾乎都是吃素。但是,我們結婚還不到一個月,婆婆就說讓我把工資給她保管。
我當然是不愿意的,但是老公說,他的工資是婆婆管。而且,我剛進門,我又不能現在就和婆婆鬧矛盾。所以,就算我心里有一百個不愿意,我也還是把錢給婆婆拿了。
但是,婆婆從節約變成了摳門,每天就給我吃咸菜,很少有肉吃。他每個月才給我幾百塊,我都用在買衣服上了。我想吃肉,老是跑回娘家。
情人節的時候,我和老公想出去約會,婆婆只給了200塊。我雖然生氣卻不敢爆發,拿著錢就甩門出去了。在電影院的時候,我就和老公說我們搬出去住吧,這樣錢也不用上交。
老公也覺得可以,終于前段時間,老公說他看好了一個房子。我算了一下,我和老公這三年來在婆婆那里存的錢應該有15萬,就是不知道婆婆有沒有自己偷偷拿去用。
我們和婆婆說要買房,婆婆也沒說什麼就把一張卡給我們,還有密碼。第二天,我就拿著卡去銀行查了一下余額,但是我被嚇得愣住了。
卡里不是有15萬,而是有25萬,我以為是機器有問題,就又換了一個機子查。但是,還是顯示25萬,我立馬打電話給老公告訴他這件事,老公說他也不知道。
我們回家問了婆婆,婆婆說這是我們這些年的工資,還有她自己的積蓄。我聽了很感動,要是我和老公存肯定存不到什麼錢。
我和婆婆道歉了,我說自己錯了,當初不應該總是抱怨她,我現在明白她的苦心了。我說等我們買了房子,我們就把婆婆接過來一起住。婆婆聽了很高興,也同意了。
總結:
咱們先來聊聊這篇文章描寫的這種生活片段,就像台灣老街的巷弄里的糖果鋪子,招牌上寫著「甜中帶苦」,讓你不禁回味無窮。汝看啊,這篇文字段落裡的每一個角色,無不是像咱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那種「人物」。看似平常的家庭關係下,卻隱藏著復雜又充滿暖意的情感交流。
首先我要說的是,這彩禮金嘛,台灣這邊也有,但是大陸似乎更為重視。結婚是兩個人的事,咋還要給這麼多錢呢?這不就是將婚姻市場化了嗎?原文中的那位老兄,從他的行為來看,儘管現今社會主張男女平等,但這種傳統思維還是根深蒂固。
再來講講那位婆婆,手握金鑰匙,掌管全家經濟大權,這本質上是對個人自主性的一種侵翻。進門的新媳婦兒,本就身在異地,情感上可能就有些脆弱了,再來面對這種經濟上的束縛,就讓人喘不過氣來。
婆婆節約是好事情嘛,但從節約變成摳門,就有點走火入魔了。家,應該是溫暖舒心的地方,不是日日計較著那些蝦米下酒的小碎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