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俠侶》的結局是相對圓滿的,之所以說是「相對」,那是因為讀者心中有數,襄陽城遲早會被攻破,郭靖夫婦也必然會以身殉城,金庸在此前的劇情中早有鋪墊,他讓故事在第三次華山論劍的大團圓氛圍中結束,確實只是想給郭靖一個體面的結局。
不過若要說這個結局缺點什麼,就是金庸始終沒能讓郭靖和楊過來上一場對決,這二位主角到底孰強孰弱,著實讓人好奇,所以金庸為何沒安排這麼一場宿命對決呢?
一、殺父之仇
其實順著《射雕英雄傳》的劇情讀下來,再代入楊過的角色,你是很難原諒郭靖一家的。
可別說筆者是非不分,你順著楊過的視角,他可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到底經歷了什麼,相反,他依據郭靖和黃蓉的種種行為判斷自己父親之死與他們二人有關,這也確實不假。
(楊過劇照)
比如黃蓉就幾次三番對楊過展現出了敵意,楊過聰明絕頂,他怎能不知道黃蓉想殺自己?顯然,這是在刻意隱瞞什麼。
而無論當年的楊康有多壞,他本人確實是因為黃蓉那軟猬甲上的蛇毒而死,黃蓉的確算得上是楊過的殺父仇人。
作為兒子,楊過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資格去替父親原諒一個人,他只能將郭靖、黃蓉視為仇人,這才符合人之常情。
就好比《天龍八部》中,蕭峰得知自己是契丹人,并且得知自己父母的遭遇,他就變得痛恨當年的中原群雄了,甚至當蕭遠山說出殺他養父母的人是自己后,他也表示父親殺的就等于是他殺的,他對養父母沒有絲毫的留戀,那是因為那些人瞞著他,就等同于是兇手,他沒有資格為自己父母的遭遇去原諒當年那些罪人。
這是符合邏輯的。
所以于情于理,楊過都應該找郭靖來上一場對決,莫不是因為郭靖的前輩,所以他才不敢開口?
似乎也不存在這種問題,畢竟他與老頑童就有過一戰。
二、百花谷對決
在「十六年后」的劇情部分,楊過與郭襄為了得到瑛姑的九尾靈狐之血而前去百花谷幫她找老頑童,說來老頑童也是個妥妥的渣男,毫無擔當,當年毀了瑛姑的清白,就連段皇爺也不介意讓他們在一起,他卻選擇逃避現實,躲了瑛姑半輩子。
一向重情的楊過即便不是為了史叔剛,也該為了一個「情」字教訓教訓老頑童,于是一場激斗在百花谷展開。
(周伯通、楊過劇照)
書中只道是:「兩人拳掌所及的圈子漸漸擴大,郭襄一步步的向后退開。酣斗良久,老頑童那七十二路空明拳堪堪打完,他雖在招數上占了便宜,但以勁力而論,卻總不及楊過在海潮中練出來的洶涌奔騰、無窮無盡之勢。郭襄見群花飛舞中,楊過與周伯通拳來足往,激斗不休。她明知兩人并無傷害對方之意,但高手比武,打到如此興發,不能稍有失閃,不禁暗自為楊過擔心,兩手掌中捏了一把冷汗。」
從這里來看,似乎是老頑童技高一籌,畢竟後來郭襄還提出了讓老頑童讓楊過一臂的規則,就因為楊過只有一條手臂,繼續打下去恐要吃虧。
但這也僅僅只是郭襄的看法,獨臂是否真的會讓楊過吃虧,著實不好說,因為楊過那一手黯然銷魂掌是有讓他能夠絕地翻盤的能力,後來他在襄陽大戰中與金輪法王一戰就證明了這一點,那時的楊過是被逼入了絕境,但在頃刻間,那黯然神傷的情緒籠罩他的心頭,那情緒變成了威力極大的掌力,直接反殺了金輪法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