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包子時,冷水蒸還是熱水蒸好?牢記4訣竅,包子暄軟蓬松不塌陷
2022/08/15

ADVERTISEMENT

包子暄軟蓬松,有肉有菜,做好一堆冰箱,早上起來熱一熱就能吃,省事又好吃,是很多人喜愛包子的原因。

但是對于很多朋友來說,做出來的包子總是不夠松軟,有時候嚴格按著配方做,還是做失敗了,不是包子偏硬就是塌陷了。

其實做包子是有訣竅了,只要你把這4個小技巧掌握了,你也能做出蓬松柔軟的包子。

一、酵母粉宜多不宜少

酵母粉有兩種,一種高活性干酵母,我們平時做包子或者一般的饅頭,選擇這種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做紅糖饅頭或者含糖量更高的面點,就需要用到耐高糖高活性酵母,因為糖用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酵母的活性。

ADVERTISEMENT

一般情況下100克面粉用1克酵母,醒發40分鐘就能發酵至2兩倍大。

但是天氣冷的時候,按標準來配酵母,它的發酵時間往往會變長,有可能是2個小時甚至更長,所以100克面粉可以按1.5克酵母來配,先用少許溫水化開酵母,再用來和面。

那酵母放得過多會對面團發酵是否有不好的影響?答案是沒有的,多加的酵母只會加速面團的發酵,提高發面的成功率,如果是新手,建議酵母粉多放。

ADVERTISEMENT

二、面團兩次發酵一次切揉

發酵到2倍大的面團不要直接拿來包包子,先將它們分割成小劑子,用搓衣服的方式將它們揉成細膩光滑的面團,一個大概揉1分鐘。切揉這一步一定要做到位,不然蒸出來的包子坑坑洼洼,影響美觀。

然后用搟面杖搟開,包入餡料,這一步完成后,一定不要直接上鍋蒸,要進行二次發酵,醒發時間大概10分鐘,判斷標準是一碰包子,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就可以蒸了。冷水開始蒸,水開后再蒸12-15分鐘就可以了。建議冷水上鍋蒸會比較好,水蒸氣慢慢上來,中途還有個緩慢發酵的時間,可以讓饅頭更蓬松。

三、不要選擇平蓋的鍋

蒸鍋對于包子的成功與否也很關鍵,蒸包子最好是用竹蒸籠,包子表面不會干燥,也不會滴水影響美觀,如果是選用其它蒸鍋,一定要選擇蓋子中間比較高,弧度比較大的,蒸的時候水蒸氣形成的水滴會沿鍋蓋邊流下來,不建議用蓋子平的蒸鍋,因為蒸的時候有水蒸氣,水滴很容易滴到面上,造成死面。

ADVERTISEMENT

四、蒸熟后不要馬上開蓋,燜5分鐘

蒸好的包子,如果馬上開蓋,熱脹冷縮,包子就會一下蔫了,正確的做法是關火,燜5分鐘,再開蓋,這樣蒸好的包子就不會塌陷了。

不管是蒸包子還是饅頭,只要掌握以上4個小技巧:酵母粉宜多不宜少,面團2次發酵1次揉搓;不要選擇平蓋的蒸鍋;蒸好后燜5分鐘,你也可以做出蓬松柔軟的饅頭。

ADVERTISEMENT

香港火災「四大家族」齊賑災!李嘉誠撥款8000萬,霍英東家族捐3000萬,網揪「1關鍵差距」全愣住
2025/11/28
邱澤、許瑋甯今辦婚宴!「半個演藝圈都來了」 超豪華賓客陣容曝光
2025/11/28
43歲台灣女星自曝情史!談過47位男友、吻過陌生人,嫁給他是萬不得已
2025/11/28
昔日「香港男神」現身加拿大超市!58歲「袈裟加身」海外修行近況曝,網嘆:可惜了一副好皮囊
2025/11/28
大埔宏福苑五級火|增至94死!清晨抬出五具遺體:其中兩具體型較小 疑為兒童
2025/11/28
香港火災「起火瞬間」曝!初步調查發現2個不尋常,一名戴頭套嫌疑人被警方帶走
2025/11/28
快訊/台灣「腫瘤名醫」馬辛一病逝!享壽64歲...外科醫哀悼
2025/11/28
大S去世10個月後,因「生前一個舉動」口碑暴漲,汪小菲的話有人信了!
2025/11/27
大火吞宏福苑7棟樓!他絕望告別「燒到了…各位保重」 結局曝光
2025/11/27
準新人婚禮前24小時接連去世!是三家店老闆、開名車,知情人曝關鍵原因
2025/11/27
香港宏福苑大火釀巨災!殉職消防員傳下月結婚,女友po文令人心碎
2025/11/27
何鴻燊「74歲心腹」罕露臉!滿頭白發過生日,與小40歲港姐離婚後獨居
2025/11/27
快訊/44死279人失聯!調查出爐「起火原因疑曝光」,住戶崩潰:「1個月前就警告...」
2025/11/27
香港大火/近280人失聯!7旬翁哭喊「太太還在裡面」心碎畫面曝
2025/11/27
穿越劇玩出新花樣!雙世界互穿 + 無厘頭搞笑,大王吃妙脆角笑瘋網友!
2025/11/27
大S去世10個月,小S許雅鈞「高調秀恩愛」,汪小菲的話終于有人信了!
2025/11/27
香港街頭竹棚藏「巨大安全隱患」,作為「發達經濟體」為何仍隨處可見!2大關鍵原因不能禁
2025/11/27
重生復仇太上頭!現代版《墨雨雲間》,戴燕妮虐渣超狠!
2025/11/27
港警以誤殺罪逮捕三男子!五級火或是「人為漏洞」,警方展開刑事調查發現「兩大不尋常」
2025/11/27
最新 / 香港大火一夜暴增至44死,警逮3男「涉誤殺」
202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