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曾經很有名氣,從那里畢業的人,一般後來都很有作為。能在那里讀書的人,肯定也不是等閑之輩,鄧麗君的父親曾經在黃埔軍校就讀,我們很多人都熟悉鄧麗君,喜歡她的歌,卻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父親曾經是黃埔軍校學員。
有句老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就是描述了一種階級固化的社會現狀,反應了一定的現實狀況。在古代這樣的情況非常的多,家庭條件基本上就決定了后代們的未來,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代會有那麼多豪門望族的原因,不過隨著現在社會的進步,這樣的狀況就變得越來越少了,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有著出人頭地的途徑。
鄧麗君的父親叫鄧樞,1921年出生于河北邯鄲,說起來我們還是老鄉呢,鄧麗君的父親自幼父母雙亡,只能跟著爺爺奶奶一起長大,可是在爺爺奶奶去世后,小鄧樞投身軍旅,經過他的努力考進了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成為了黃埔軍校第十四期的學員。
雖然說黃埔軍校培養出了非常多優秀的軍官,但是黃埔軍校從第八期開始就沒有什麼出色的將領了,更不用說鄧樞的第十四期,畢業后的鄧樞在軍隊中也是一直沒有什麼大的作為,直到1948年去往台灣,鄧樞也隨著來到了台灣。
在台灣沒有任何熟人的鄧樞過著非常平淡的生活,雖然說鄧他的為人卻是非常的樂觀,很快就娶妻生子了,在1953年已經有了3個兒子的鄧樞迎來了自己家的小公主,并且取名為鄧麗君。
鄧樞一家人都是非常的疼愛小女兒鄧麗君,而且鄧麗君從小就表現出來非常優秀的音樂天賦,不僅有著一個好嗓子,對于音樂更加的敏感,為了不埋沒鄧麗君的天賦,鄧樞四處找關系,終于給鄧麗君找到了一個好的音樂老師,從此之后,鄧麗君便走上了音樂的道路,在1963年參加中華電台節目以一首《訪英台》一舉成名,從那之后,鄧麗君的歌唱事業便是飛速的發展,很快就紅遍的全亞洲。
可惜的是鄧麗君英年早逝,在1995年年僅42歲的鄧麗君在泰國的清邁因病去世,不得不說真的是天妒英才,佳人雖逝,芳名永存。
這樣優秀的女星過早的離開,真是天有不測風云,老天給了鄧麗君一副好嗓子,她卻離開得太早,珍惜生命,珍惜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