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人問 「00 年代港片裡,最被低估的科幻喜劇是哪部」,我一定會安利《追擊 8 月 15》—— 這部 2004 年的作品,藏著機器人、穿越、愛情三大爆點,還藏著阿 Sa 和鄭中基最甜的 「戲內戲外情」,冷門卻讓人一看就上頭!

故事開場就自帶笑點:鄭中基飾演的探員何若智,活脫脫是 「倒霉蛋本蛋」。
查案總慢一步,抓賊能摔進泥坑,連買碗魚蛋都能被誤會成小偷,每天都在 「搞砸事情」 和 「補救搞砸的事情」 之間反覆橫跳。
直到某天,他在街頭撞見一個穿著白色連衣裙的女生,對方眼神呆萌,動作卻透著古怪 —— 比如能徒手掰彎鐵欄杆,還能精準報出明天的天氣。
這個叫陳美玲的姑娘,正是阿 Sa 飾演的 「未來機器人」,她穿越到 2004 年的香港,只為執行一項神秘任務。
可誰能想到,嚴肅的 「未來任務」,愣是被何若智攪成了 「喜劇現場」。
他誤把陳美玲當成走失的富家女,死纏爛打要幫她 「找家人」;陳美玲要追蹤目標,他卻拉著人家去吃路邊攤,還教她 「人類的快樂就是喝凍檸茶」;甚至在危險關頭,他明明怕得發抖,卻還是擋在陳美玲身前,嘴裡喊著 「我是警察,我保護你」。
就在這雞飛狗跳的相處裡,機器人陳美玲的程式裡,漸漸多了 「心動」 的程式碼 —— 她會為了何若智的一句誇獎臉紅,會在他受傷時慌得忘記任務,連原本冰冷的眼神裡,都盛滿了溫柔。
電影最妙的,是把科幻和港味煙火氣揉得恰到好處。

沒有炫酷到失真的未來特效,卻用 「機器人記不住人類表情」「用程式碼分析愛情」 這樣的小細節,讓科幻感既有趣又接地氣;也沒有硬凹的喜劇橋段,而是靠著鄭中基自帶喜感的肢體語言,和阿 Sa 「呆萌機器人學人類」 的反差萌,讓笑點自然又密集。
比如陳美玲第一次吃雞蛋仔,把 「燙嘴」 說成 「系統檢測到高溫預警」;何若智教她 「撒謊要眨眼」,結果她每次撒謊都瘋狂眨眼,看得人笑到肚子痛。
更讓人忍不住八卦的,是 「定情之作」 這個隱藏彩蛋。

據說拍這部戲時,阿 Sa 和鄭中基還只是普通同事,可鏡頭裡的互動卻甜得藏不住 —— 何若智幫陳美玲擦嘴角的醬汁時,兩人對視的眼神裡全是星星;陳美玲說 「我想永遠和你在一起」 時,阿 Sa 眼裡的認真,根本不像演出來的。
後來兩人公開戀情,再回頭看這部電影,才發現原來愛情早就在鏡頭裡悄悄發了芽,讓這部戲多了層特別的浪漫濾鏡。
如今再看《追擊 8 月 15》,依然覺得新鮮又溫暖。

它沒有宏大的世界觀,卻用一個簡單的 「機器人愛上人類」 的故事,講透了 「愛能打破一切界限」 的道理;它也沒有耀眼的票房成績,卻像一顆藏在沙裡的珍珠,等著懂的人去發現。
如果你想找一部不用費腦、卻能讓人笑得開心又看得暖心的電影,這部冷門港片絕對值得你翻出來 —— 畢竟,誰能拒絕一個會臉紅的機器人,和一段甜甜的 「跨物種戀愛」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