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跡職場,如果關系不硬,背景不深,又不是那種無法替代的人才,最好不要讓自己看上去不那麼愚蠢。
許多人總是抱怨,明明自己已經做的很好了,別說晉升無望了,就連簡單的重視都無法做到。并非你不夠努力,也不是你做的不好,而是活在了自己構建的世界里,眼睛被自己遮住了。
尊重自己內心的同時,需要得到外界的反饋來調整自身。比如,穿什麼衣服,戴什麼表,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雖然是自己在用,但也有一定社交屬性。
總有些人自以為自己做得沒問題,實則在領導、同事眼中很「傻」的行為,哪怕你很用心,依舊得不到重視也不足為奇。以下幾點,對照參考,是否你也在其中。
單位里總是有這樣的人,能力強、業績好,也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但就是跟領導處不來。有自尊心沒錯,有屬于自己驕傲也是好事,但不能過頭。
領導不搭理你,你也不搭理領導,覺得自己能力強、業績好,就該被重視。不是每個領導都有容人之量,也不是所有領導都能禮賢下士。
你有你的驕傲,領導有領導的驕傲,能走上領導崗位的人,誰還沒點屬于自己的驕傲呢。有能耐,有本事絕對是優勢,也是領導希望拉攏的對象,可如果擺出一副高姿態,大多數領導不會放低身段。
上下級之間存在博弈是常態,但作為下屬來講,本來就處于弱勢,選擇權在領導手中,可以是你,也可以是別人。大家都喜歡重用那些讓自己舒心的人,示好不就是讓自己的價值在更大的平台上發揮的路徑嘛。
有句話說得好「任憑你能力再強,如果領導晾你幾年,基本也廢了。」
有句話說得好:「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道理確實沒錯,但如果掌握不好「度」,那就是一場災難。
用自以為「好」的方式來幫助別人,是在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而沒有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為其考慮,說的好聽是太過熱心腸,說的不好聽就是用幫助別人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私利。
當別人在工作上遇到困難的時候,提供幫助是好事,但別人沒有提出幫助的時候,提供幫助的方式最好是點到為止。
可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是好意,盲目的提供幫助,在別人眼中可能是突顯你比他強,刻意表現的行為。更何況,免費得來的東西誰都不會珍惜,幫助了別人還沒落好。
不是幫助別人有錯,而是越界的幫助,會讓人感覺到自己被冒犯了。因為人們更希望在大家面前展現出更好的自己,可能由于你的熱心腸,打破別人的形象,雖然提供了幫助,卻讓別人心生不滿。好心不一定能辦好事,也不一定有好報。
不可否認,憤怒確實可以傳達強硬的態度。比如,別人碰觸到自己的底線了,表達出憤怒的情緒,可以更有效的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態度。
不過,《素書》里提到過:怒而無威者犯,好眾辱人者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