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類主食,最受歡迎的要屬饅頭和面條了。這兩類面食是最受大眾歡迎的,以前的干糧基本上都是饅頭,現在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而不斷提升,咱們基本上都是吃新鮮的饅頭,而且花樣也非常多,大人小孩都愛吃。再來說面條,像以前咱們吃的面條一般都是機器做出來的扁面條,後來出現了手搟面、堿面、濕面條等等,其實都是在面條上面的一個延伸,其實吃法都是一樣的,不管是怎麼吃面條,只要是水煮面,它們的烹飪步驟都是一樣的。
很多人認為煮面條是非常簡單的,面條煮熟就可以吃了。看起來確實很簡單,就這麼簡單的幾個步驟,但是很多人卻做不好,最后煮出來的面條不是發白有「硬芯」,就是面條熟的不均勻,其實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煮面條的時候一些小細節導致的。比如,很多人在煮面條的時候都是開水下鍋,然而煮出來的面條發硬,有的還沒煮熟。其實煮面條最忌開水下鍋,大多數人不懂,還經常這麼煮面。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分享4個煮面條的小妙招,牢記這幾個小妙招,保證你煮出來的面條爽口又勁道。
1.面條什麼時候下鍋最合適
上面提到,很多人在煮面條的時候,認為開水下鍋是最合適的,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水完全燒開之后鍋里的水已經冒大泡泡了,這個時候如果下入面條,面條的外部都熟透了,但是里面還是「生」的,這樣的面條就會產生「硬芯」的情況。冷水下鍋自然也是不對的,因為冷水下鍋,面條下之后就會粘連在一起,會結成一坨,根本沒辦法吃。那麼正確下面條的時機應該是在鍋中的水冒小泡,但是還未完全燒開的時候。這個時候鍋里的水溫一般是在70度左右,這個溫度下面條是最合適的,下鍋之后最好用筷子把面條攪一攪,這樣面條受熱均勻更容易煮熟。
2.加點食用油
我們在煮面條的時候,可以往鍋里滴上幾滴食用油,不要太多。滴食用油的作用可以讓面條煮出來更爽口、順滑,而且還不會粘連。
3.點涼水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我們在煮餃子的時候最后都需要在鍋里點上一點涼水,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鍋里的食材受熱均勻。其實煮面條也是一樣,我們在煮面條的時候,面條下鍋時鍋中的水溫比較高,而且還會持續升溫,這樣煮出來的面條容易黏糊,我們可以往鍋里點上一些涼水,這麼做主要是為了給鍋里降溫,從而讓鍋里的面條受熱均勻,煮出來的面條勁道又爽口。
4.過涼水
如果我們是吃澆湯面或者是拌面之類的,在面條煮好之后可以把面條撈出放在涼水里面過一下,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讓面條降溫,熱脹冷縮之后,面條就會更勁道,吃起來口感更好。過完涼水之后直接裝入碗中,淋入湯汁即可,吃起來非常美味,沒有試過的朋友一定要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