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正在減肥的小伙伴會抱怨:減肥真的太難了!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你覺得減肥難,可能僅僅是因為沒有找到一個好方法,在生活中,做到下面10件小事,就能讓你不知不覺瘦一大圈!
1、到飯點就吃飯
不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該吃飯的時候別錯過,有多少人做得到?
現在的人,生活和工作節奏都很快,忙起來的時候,顧不上吃飯,等忙完了,已經饑腸轆轆了,這時候,就更容易暴飲暴食,吃得更多!
而且,三餐飲食不規律,打破了身體自身的代謝規律,身體的燃脂能力受到影響,讓人更容易變胖!
反之,該吃飯的時候就吃飯,這時候還不太餓,更容易控制飲食量,身體適應了規律的飲食,基礎代謝更高,燃脂能力更強,就更不容易胖!
建議,大家把三餐時間固定,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安排在11:30-13:30,晚餐安排在18:00-19:00,三餐之間如果餓了,可以適當加餐100-200大卡的食物。
2、用小一號餐具
用小一號的餐具,能夠幫你更好地控制飲食的攝入量。
首先,用小一號的餐具,食物在視覺上會顯得更飽滿,給人一種「已經吃得很多了」的心理暗示,有利于管住嘴;
其次,很多人有害怕浪費的習慣,一次盛太多食物,因為害怕浪費,即使已經吃飽了,也會把剩下的食物盡量吃完,等于增加了攝入量。
在這方面,科學家們有明確的研究成果:與直徑為30厘米的盤子相比,用25厘米的盤子吃飯的人平均可以少吃22%的食物。
3、吃飯前先喝杯水
吃飯前,先不要急著動筷子,不妨先喝一杯水,幫助你抑制食欲。
水沒有熱量,卻能帶來一定的飽腹感,用水填充腸胃,吃正餐的時候就能少吃很多,也就降低了熱量攝入。
英國伯明翰大學就曾做過一個實驗,讓實驗者連續12周,午餐和晚餐前飲水,12周后,實驗者平均多瘦了1.3kg。
餐前飲水不宜太多,安排為300-500毫升即可,白開水最佳,黑咖啡、茶葉水等也可以。
此外,你覺得「餓」,可能是「假饑餓」,僅僅是因為「渴了」,在感到饑餓,或者想吃零食的時候,先喝一杯水,就可能避免一次攝入熱量的可能。
4、每一口多嚼幾下
如果,你發現自己每餐總是吃到很撐才能停下,不妨試試:吃得慢一點!
我們感知是否吃飽,不是由腸胃決定的,而是由大腦決定的,腸胃中食物增加,就會給大腦傳輸「飽了」的信號,大腦接收到信號后,指揮身體停止進食。
但是,腸胃和大腦之間傳遞信號,是有時間延遲的,如果吃得太快,明明已經飽了,大腦還沒有反應過來,就會吃下更多的食物。
鑒于此,如果你總有吃撐的狀況,下次吃飯,可以嘗試多咀嚼幾口,慢慢吃,讓大腦更及時地感知到飽腹感信號,避免多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