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你,生命裡都是奇跡。」不知不覺,《還珠格格》已過去20多年了。
當我們再次審視劇中人物時,發現容嬤嬤已不再是面目可憎,而是盡忠為主;令妃也未必忠誠,而是權謀腹黑;至于紫薇和小燕子,似乎也非盡善盡美;但不論怎麼變,有一個人永遠是大家心中的「白月光」,她就是—-晴兒。
每當看到爾康和紫薇、五阿哥和小燕子他們雙宿雙飛,形只影單的晴兒曾讓我們一度意難平,直到灑脫俠氣的蕭劍出場,我們才明白:機緣巧合,彼岸花開,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後來,她和蕭劍私奔,大家欣慰之餘,也感歎這樣一位在深宮長大,恪守宮規女訓的女子,究竟何來的勇氣和魄力與太后決裂,放棄一切榮華尊榮,奔赴那緲緲前途?
細細分析,除了一見鍾情,還有以下原因,讓我一一道來。
在一個大雪留人夜,她和爾康在大殿的回廊上,看雪賞月,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
後來,從紫薇吃醋嗔怪中可以看出,那時爾康對才貌雙全的晴兒很有好感,是啊,如若不喜歡,會聊一夜嗎?哪份感情不是從聊得甚歡開始的?
可晴兒呢?她長在宮闈,由太后撫養,從小循規蹈矩,從不輕易顯露喜好和欲望,表現得八面玲瓏,無欲無求。
她習慣克制自己,喜怒不形于色,哪怕當爾康告知她,已有紫薇,她也只是傷心轉身,眼裡瞬間閃過落寞,但很快就恢復平靜,偷偷在無人處拭去眼淚。
由此看出,她也喜歡爾康,但她不像紫薇那樣勇于接受,而是習慣性地壓抑自己,哪怕心中波濤萬丈,表面上也波瀾不驚。
我們可以猜測,深沉內斂的她曾一度讓爾康不確定,她是否真的喜歡自己,從而沒展開進一步的行動。
你不回應,我也不便挑明,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宮裡。就這樣,一段良緣被不明不白地錯過了。
想必,當她看到爾康和紫薇幸福的樣子時,心中定無比懊悔,思忖著,要是當時自己勇敢一點,熱情一些,積極作出回應,那將是多麼不一樣的結局呀。
愛情,該出手時就出手,否則你只有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吃一塹,長一智,誰不是一邊流淚,一邊成長。
所以,當蕭劍與她一見鍾情,後相思成災,愛而不得,向她發出最後通牒:「我現在生活裡剩下的只有等待,這不是我要的日子!」
聰慧如她,立刻捕捉到他的潛在語:如果改變不了現狀,與其沒有結果的痛苦期待,不如快刀斬亂麻,各自安好,無需再見。
就在那一刻,晴兒清醒了!前車之鑒猶在昨日!她知道自己不能再猶豫,不能再搖擺,不能再被所謂的矜持所束縛。
于是那一刻,她放下所有戒備,卸下女德約束,鄭重回應:「好!我跟你走,天涯海角。」
爾康曾是太后為晴兒默許的夫婿,沒想到被紫薇捷足先登,于是,太后和皇上商量,要將她們一起許配給爾康。
這實施起來一點不難,畢竟兩人都有好感,但提議卻被晴兒果斷拒絕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