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總能讓你看得意猶未盡,即便全書落下了劇終的帷幕,讀者們仍是戀戀不舍。原來,金庸擅長「留白」的寫作手法,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般:全書里留下了大量的空白,供讀者們發揮想象而補足。
好比在金庸筆下有這麼一位人物角色,他武功極高、一生未敗,但讀者們卻不知道此人師出何門,為何能有如此高的造化。
這位高手是誰?他就是劍魔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從未在金庸全集里正式登場,但他的名字卻接連出現在金庸的《神雕俠侶》《笑傲江湖》和《鹿鼎記》里,通過楊過的視角、風清揚與令狐沖的對話以及澄觀和尚的自言自語,都提及了獨孤求敗那驚人又可怕的戰績。
尤其是在《神雕俠侶》中,金庸借著楊過的視角發現了獨孤求敗留下來的劍冢。隨著楊過抹去石壁上的青苔,映入眼簾的是一行行刻字,石壁上寫道: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杰,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獨孤求敗此等戰績可謂是驚為天人,他「縱橫三十余載」卻「無抗手」,最終「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要知道,就算是倚天第一高手張三豐也不敢說自己一生不敗,獨孤求敗身上到底有何種機緣,繼而練成了絕世武功,這才有了如此漂亮的不敗戰績?
而且通過楊過的推斷,他認為獨孤求敗至少是生活在7、80年前的人物。以楊過所處的年代往前推7、80年,不正是玄幻神奇的天龍時代麼?
眾所周知,金庸筆下的天龍時代涌現了諸多隔空傷人、化氣為形的武功,這些武功相比于《射雕三部曲》的拳打腳踢有著天壤之別,就連身為作者的金庸也不由得在原著里特別備注了一番:「六脈神劍」、「火焰刀」、少林派指法等將內勁凝聚集中,
如果獨孤求敗生活在天龍時代,他的劍法就算再怎麼精妙,終究也只屬于外功,如何能與內力深厚的武林高手相抗衡?
的確,好比段譽,他邂逅奇遇練成了北冥神功和六脈神劍。若獨孤求敗手持長劍與段譽對決,恐怕獨孤求敗的長劍尚未觸碰到段譽的衣角,就被段譽射出的六脈神劍打出了好幾個透明窟窿。
不過獨孤求敗并非浪得虛名之輩,楊過只是練成了獨孤求敗的玄鐵劍法,就能手持重劍幾近天下無敵。而重劍境界只是獨孤求敗的過渡期,獨孤求敗的木劍境界以及無劍境界更是高深莫測。
筆者認為,獨孤求敗本人的內功也練到了震古爍今的境界。好比楊過在和雕兄相處的日子里,雕兄就不斷銜來菩曲斯蛇蛇膽給楊過增長內力,書中是這麼寫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