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年人,他們晚年生活幸福最重要的保障,往往來源于足夠養老的財富。為了讓自己無憂無慮地安享晚年,絕大多數的老年人都存下了不菲的積蓄。
但是,老年人即使擁有不菲的財富,如果他不能妥善地安排好自己的財富,仍然會給自己招致禍端,影響家庭的和睦團結。
年過七十的老年人,錢放在哪里才會既安全又放心呢?三位老人的做法值得借鑒。
魏大爺:
我今年七十三歲,老伴今年七十歲。我和老伴辛苦大半生,加上退休之后的積累,好不容易才存下了八十萬塊錢的積蓄。
我將這些錢看得像命一樣,牢牢地守護著,除非發生了特別重大的事件,必須要動用積蓄,否則誰都不能花一分錢。
我之所以會將錢看得死死的,皆因為我那三個貪得無厭的兒子。三個兒子都是啃老族,他們只要是缺錢花,就會找我們老兩口伸手。
以前,我和老伴心疼兒子們,只要他們伸手要錢,我們都會或多或少地給他們一些錢,幫他們度過難關。然而,我們老兩口對兒子們那麼好,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有一次,老伴得了重病,不得不住院治療。我分別打電話通知了三個兒子,我原本以為他們會及時趕到醫院看望老伴,給老伴買一些水果啥的。
我對兒子們要求不高,買的東西無論貴賤我都不嫌棄,只要盡到了心意就行。誰知我在醫院里左等右等,直到老伴出了院,也沒等到一個兒子現身。
我打電話質問兒子們,問他們怎麼一個人都沒來醫院。兒子們理直氣壯地說他們每天工作那麼忙,家里還有那麼好事情,哪里有時間去醫院?他們讓我們老兩口自己照顧好自己,就匆匆地掛斷了電話。
兒子們的表現,讓我徹底對他們死了心,發誓再也不會給他們一分錢的資助。我承認兒子們的日子過得不容易,他們掙的錢不多,開銷卻很大。他們要供房子,要供孩子讀書,生活的壓力巨大。
如果兒子們對我們老兩口稍微好一點,我勢必會加倍奉還。然而,既然兒子們在老伴住院的時候都不愿意來醫院看一眼,那麼我就不會再像從前那樣無私的付出。
我養大了三個兒子,幫助他們成家立業,我已經完成了身為父親的義務,如今到兒子們對我盡孝的時候。然而,我那三個沒出息的兒子,他們的生活自顧不暇,根本不可能對我有幫助。
既然我依靠不了兒子,我就只能依靠自己。作為失去了創造財富能力的老年人,我后半生所有的安全感,全都來自于苦心積攢的養老錢。
我的心里非常清楚:在我晚年遭遇重疾或者變故的時候,兒子們根本幫不了我,我只能依靠金錢度過難關。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拒絕啃老,守住自己的錢財,就成為了最正確的選擇。我老伴也深知這一點,她一萬個支持我的決定。
我們老兩口一直保持著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過日子從不鋪張浪費。我們省下該省下的每一分錢,才有了八十萬塊錢的積蓄。
我們所有的錢和房產,在我們老兩口百年之后會全部留給兒子們。但是,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這些錢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會交給兒子們保管,將自己置身于被動的境地。
錢才是我們老兩口安心養老的底氣,在我們咽下最后一口氣之前,我們會緊緊地看好養老錢,為自己的晚年幸福添磚加瓦。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