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政院拍板,自9月1日起,新青安房貸不再納入《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上限。此舉被外界視為「打開房貸水龍頭」,為受限貸款額度的首購族帶來曙光。不過房地產達人「帥過頭」開轟,此舉可能導致資金排擠效應,最終衝擊建商,波及危老和都更計畫。
帥過頭分析,依據《銀行法》第72條之2,銀行建築放款總額度上限為30%,長期以來央行要求不得超過28%的警戒線,實際執行率僅在26%左右。此次政府開放「水龍頭」,取消28%警戒,直接放寬至30%,讓新青安與首購族申貸更為順利。
「以前新青安貸不到,是因為利息太低、銀行不想做。普通首購貸款利率約2.5%至2.7%,新青安則僅2.15%。民間銀行如彰化銀行因此認為賺頭不大,拒收件,只有官股銀行不得不做。
」帥過頭解釋。
然而,帥過頭提醒,此消息一出後,雖然一度刺激房市與營建股起漲,但隔日即回跌,顯示市場逐漸理解其中風險。因央行同時管控「集中度」,目前數值為36.9%。換言之,新青安與首購族佔額度增加3%,就等于建商與危老都更被擠壓3%。
▲房產名人帥過頭 。(圖/記者鄭毓齡攝)
「就像一個水庫,水位總量只有36.9%。你多分給買房人,建商就少分。最後恐怕建商倒光光。」帥過頭警告。
帥過頭直言,這問題關鍵不在政策,而在央行總裁對集中度的堅持。集中度並非法規明文規定,而是央行自行制定的審慎措施。他認為:「若總裁願意放寬集中度到40%甚至45%,問題就解決了。但央行視集中度如同神主牌,動不得。」
而在市場實際影響方面,帥過頭指出,今年全國約有13萬戶新成屋交屋,對于購屋族來說,放寬貸款能大幅減輕壓力。
「過去要跑15家銀行才借得到,現在一次就能辦理,對老百姓當然是好事。但對建商卻是壞事。」
他舉例,若去年代銷一百戶,如今因貸款不易恐縮減至二十戶;而政策放寬後,雖能回升至四十戶,但仍不及往年水準,顯示建商銷售壓力加重。
總體而言,他認為新青安政策調整,短期惠及首購與年輕買房族群,但長期卻可能壓縮建商與危老都更資金,甚至引發建商連環倒閉。帥過頭直言,9月18日央行的下一步將成為決定市場走向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