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紅番區》是成龍打開國際大門的鑰匙。
《尖峰時刻》就是成龍在國際影壇的門面。
1998年《尖峰時刻》北美開畫。
首周票房高達3300萬,讓這部時尚動作電影成為了當時西半球最受歡迎的寵兒。
成龍再次轟動好萊塢。
不僅賺得是盆豐缽滿,更登上了同年10月時代周刊封面人物。
勢頭一時無兩。
《尖峰時刻》系列為他迎來了在好萊塢發展高光時刻。
進入名人堂后可謂是片約不斷,在決定權上更加自主,來去毫無約束。
片中所展現的文化差異,不同警察身份對于案件處理的方式,起到了化學作用。
中西方幽默感的完美融合,讓觀眾們嘗到了新鮮的味道。
成龍把自己在香港打出來的「喜劇動作」元素帶到了影片當中,而脫口秀演員塔克帶著本土特色與之無縫銜接,達到了多點開花的效果。
該片的良性反應,讓成龍找到了好萊塢固有化模式。
雖然成龍是雙男主之一,但畢竟這是美利堅,而不是香港。
影片整體風格依然是美式幽默,受眾依然是以西半球觀眾為主。
成龍也坦然,只要他們喜歡這種風格,這樣的電影就可以繼續拍,只要片酬給到位。
跟風要跟緊,趁熱要打鐵。
《尖峰時刻》獲得成功后,博偉影視為成龍量身定制了《上海正午》
同樣的動作電影模式,同樣的雙雄,同樣的拯救。
同樣的成龍喜劇插花,西式幽默敘事。
換湯不換藥,讓這部復制類型影片最終在北美票房止步5700萬,剛剛遮住5500萬投資,片方在苦于收回成本情況下,付給成龍1000多萬的片酬已是讓他們囊空如洗。
片方急于拿成龍收割票房的小心思是一望而知,但因用力過猛反而讓觀眾吃不消。
東方古裝片與西方古裝片的奇怪碰撞,明顯不好消化。
到了2002年,成龍在好萊塢的金字招牌已略顯暗淡。
即使由夢工廠加持,也并沒有讓成龍重回票房巔峰榜。
《神奇燕尾服》大量的電腦特效,使成龍動作戲份極度縮水,失去了自身風格,被好萊塢電影模式同化后的成龍,已經讓觀眾們漸漸失去了對于東方功夫喜劇片的獵奇感。
《燕尾服》上映后,成龍萌生了退意。
2004年,成龍接演了迪士尼作品《環游地球80天》
我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式童話電影,加上迪士尼風格輕幽默,再帶上個成龍動作喜劇。
這盤大雜燴看起來是蠻香,但吃起來卻如同嚼蠟。
成家班在影片里沒有發揮動作戲份應有的作用,洪金寶大哥和吳彥祖的加盟如曇花一現。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