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盤點曼聯隊史水貨名單時,弗蘭和貝隆經常被「鞭尸」的南美球員,如果選一個非洲代表的話,杰姆巴·杰姆巴是第一梯隊的人員。
效力曼聯18個月,39次出場(英超只出場20次),2粒進球和2次助攻是他在紅魔時光的所有,非要制造一些存在感的話,杰姆巴曾捧起過足總杯的冠軍。

杰姆巴從沒有覺得自己在曼聯被耽誤了,或者抱怨命運,相反很感謝弗格森伸出的橄欖枝,如他所言:「弗格森是世界上最好的教練之一,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因為他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我。」
弗格森也從沒有后悔自己的選擇,蘇格蘭人時隔多年堅稱喀麥隆球星當初是基恩的理想接班人:「他的速度快、球風彪悍、傳球能力強,是我們想要的那種敏捷型球員。」
如愿以償的事情少之又少,雙向奔赴是一件難度系數極大的事情,拋開水土不服的委婉說辭,傷病也是一大殺手,當然實力使然才是內因。

有意思的是,曼聯最初看中的人是馬克萊萊,風格類似的杰姆巴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奈何切爾西捷足先登,加之「兒魔夢」的推波助瀾,喀麥隆人比誰都清楚,這是不可錯失的鍍金機會。
坦白講,杰姆巴不是憑借運氣完成豪門之約的,效力南特時,捧起過法甲聯賽的冠軍,42場比賽1球的數據并不能準確反映個人價值,為喀麥隆國家隊出戰時,拿到過聯合會杯亞軍,捧起過非洲杯冠軍,在加盟曼聯之前,20歲出頭的年輕人已經為國爭光14次。

如此,曼聯投資350萬英鎊的轉會費并不是沖動消費,只是未能展示「黑又硬」屬性,印象中好不容易熬到上場機會時,居然有幾次被對手沖撞得踉蹌,與其并肩作戰的基恩在展示老兵風范時,也在抱怨「我時常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
「傳球失誤太多,插上意識太強,作為后腰還不夠合格。」英國媒體的評價一針見血,2003年曼聯5:0橫掃希臘帕納辛奈科斯時打進了一粒錦上添花的進球,但相對于期望值和轉會費,杰姆巴早就被out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