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家,女人家,沒有女人不是家。
可是一家有倆女人,且來自不同家庭,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性格,甚至還有代溝,矛盾時有發生在所難免。
所以就需要真誠相待,相互理解。
婆媳間最動人的情人根本不是「我愛你。」而且遇事不責備。
婆婆的生日到了,作為兒媳的小月,一大早就忙活著烤蛋糕胚,洗水果切水果,裝飾蛋糕。
阿丁從外面抱了一捆柴走向廚房,遠遠就聽見廚房叮叮當當的聲響。
「小月,你這叮叮咣咣的,聽著像是在廚房打架!」
小月調皮地笑了下:「哪里嘞,我在給媽媽做蛋糕呢!」
阿丁明明是心疼小月,嘴上卻說:「你這樣搞得亂七八糟的,還不如花點錢買個蛋糕呢!」
小月堅持自己做:「自己做的雖然不好看,但是心意不一樣嘛。」
說完拿起一顆顆洗干凈的草莓,擺放在了涂上奶油的蛋糕表層外圍。
阿丁放下木柴,邊擼起袖子準備洗手,
邊嘮叨:「你們女孩子就是麻煩!又是生日,又是節日的,我是記不住。」
阿丁啊阿丁,你可真是口是心非呀,每個節日,以及小月的生日,你可從來沒有敷衍過哪,都是用心做出滿滿的儀式感。
小月也相當善解人意:「沒事,我幫你記住著就行了。」
說完又有些埋怨阿丁:「你這個人,現在滿腦子都是干活。」
說完繼續裝飾她的蛋糕了。
洗完手的阿丁拿毛巾擦手,可能還是不想讓小月麻煩著做蛋糕,說了句:「我媽可能不喜歡吃蛋糕,我長這麼大就沒見過她吃蛋糕!」
小月緊接著說:「她肯定是不舍得買,哪有人會不愛吃呀。」
是呀,那些看上去像藝術品一樣漂亮誘人、吃起來香甜綿軟的,混合著水果、或巧克力的香味的蛋糕怎麼會有人不愛吃呢。
父母時常會說自己「不愛吃」,不過是因為一個蛋糕的價格能買一星期的菜,蛋糕是普通人生活中的奢侈品,節儉慣了的父母通常都會說「自己不愛吃」,或是「我吃飽了,你吃吧」。但是只要孩子愛吃,也都會買來給孩子吃。
記得我小時候,給奶奶過生日,家里買來一個帶著壽桃的大蛋糕,一大家人開開心心圍在一起為奶奶慶生。
到了切蛋糕的環節,一輩子節儉的奶奶總會說自己不愛吃,讓孩子們吃。
但是家里有個小孩兒不小心把一塊蛋糕打翻到地上。奶奶沖過去撿起來就塞到了自己的口中…
漸漸地,我們長大了,長大了的我們就是要讀懂生活的真相,看透父母言不由衷、迫不得已之下的「真面目」。
聽小月這麼說,阿丁則表示贊同:「可能吧。」語氣也變得柔軟了起來:「我要去搭香菇棚,你自己做完先下去(去媽媽家)吧。」
小月應了聲,同時交代阿丁早些過去。
阿丁大聲喊著「好!」,人已經離開了廚房,去竹林砍竹子去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