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蘑菇是很多家庭中常做的一道家常菜,一般來說選用的蘑菇多為平菇。炸好之后的蘑菇,外表金黃,口感又香又酥又脆。小編記得頭一回去媳婦家的時候,就露了一手炸蘑菇,做好之后微微的撒上一點椒鹽,把岳父和丈母娘吃的那叫一個開心。
平菇,含有有大量蛋白質、多糖,多種維生素,尼克酸以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別看平菇是所有蘑菇中價格最便宜的,但只有平菇在經過油炸之后最為美味,其它的菌類在烹炸后反而沒有平菇好吃。
但是,最近有很多朋友問小編:為啥自己炸的蘑菇,口感既不酥脆,吃起來還油油的,尤其是稍微放涼就會回軟。其實,想要做好這道菜,也是有講究的,尤其是炸蘑菇時,最忌直接掛糊下鍋炸!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炸蘑菇的4個訣竅,簡單好學一看就會,保準讓你做出來的炸蘑菇口感酥脆不油,關鍵還不回軟。喜歡吃這道菜的朋友,下面就一起看看,是哪4個訣竅吧。
為啥說炸蘑菇最忌直接掛糊下鍋炸?很多朋友炸蘑菇時,都是把蘑菇清洗之后直接就開始下鍋炸,結果就是掛上的糊一入油鍋就脫落了,根本掛不上,這種情況有吧。不僅如此,炸好的蘑菇稍微一涼就回軟了,口感吃起來還特別的油膩,這種情況也有吧?
其實,之所以會這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蘑菇清洗后,沒有及時的去除里面的水分所導致的。所以, 正確的做法是把蘑菇清洗干凈后,用雙手捧起蘑菇,輕輕的攥出里面的水分。注意,大約擠出七八成的水分即可。
這樣處理的蘑菇不僅掛糊結實,炸出來的蘑菇酥香爽口,尤其是里面的水分較少,哪怕是放涼之后也不會回軟。
不管是炸蘑菇也好,炸其它食物也罷,面糊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因為,糊調的不好,不僅不易掛,還吸油厲害。很多朋友在調面糊時,只是用雞蛋和面粉,這樣做是不對的。
正確調糊的方法是:盆中先打入雞蛋,攪拌成蛋液后加入少許的鹽,適量的淀粉,再次攪拌均勻后加入少許的水,再加入面粉,最后再次攪拌均勻即可。
小貼士:面粉和淀粉的比例為1:1即可,而之所以要這樣調制面糊,是因為加入淀粉后可以增加面糊的粘粘性,而加入鹽后又能增加面糊的延展性,并且這樣調制的面糊不僅不會脫落,吸油還輕。
很多朋友都知道,炸東西的時候,一般油溫控制在6成熱左右,就可以進行烹炸了。嚴格的來講, 油溫最高可以達到300度,所以,6成油溫通常指150度至180之間的溫度。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知道鍋里的油溫到了這個溫度了呢?總不能用溫度計測量一下吧!
其實,想要知道油溫是多少,我們可以借助其它的物體就能知道。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利用木筷子來測油溫的高低。一般來說, 當油溫達到三四成熱時,把木筷子[插·入]油鍋中,筷子的周邊會有少許的小氣泡。
當油溫達到六成熱時,[插·入]木筷,在筷子的周圍會有密集的小氣泡。如果這個丟入一點蔥花,不僅蔥花周圍會有密集的小氣泡,還會伴有輕微的響聲。所以,當有這種現象時,就說明可以如果烹炸了。
一般來說,很少有家庭在烹炸食物時,進行烹炸處理。那麼,復炸有什麼作用呢? 首先是利用高油溫減少烹炸食物吸附的油量,這樣吃起來就不會油膩了;其次是讓食材再次經過高溫烹煮,繼續拉大食材內外受熱程度的差距,這樣經過復炸的食材就會變得外焦里嫩。
復炸時,要等油溫達到七成熱時,將食材入鍋,邊炸邊用漏勺攪拌,使外表均勻受熱。大約烹炸1分鐘左右即可撈出瀝油。
其實,小編今天說的這個4個訣竅,不僅適用于炸蘑菇,像小酥肉、炸里脊、炸茄盒等等,都是通用的。喜歡吃此類佳肴的朋友,不妨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