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當對方有這「3個舉動」時,其實是在趕你走,別裝不明白
2023/05/05

在酒桌上,往往是人情世故交織成了一個「小江湖」,職場中尤其如此,有人看似老實,對待什麼事情都憨厚老實,但實際上「面善心狠」。而有的人顯得頗有城府,但其實虛張聲勢的成分很大。

所以在酒桌上學會察言觀色很重要, 足夠機靈,有控場能力才能在酒桌上被刮目相看,相反如果「沒有眼色」,或者不會來事,就很容遭到別人的冷眼,而給台階不下,則更容易遭人嫌棄。

所以說在酒桌上要懂得看對方「真心與否」,下面就告訴大家,在酒桌上,對方如果有這「3個舉動」,其實就是在趕你走,建議弄懂,別裝不明白。

舉動1:干杯時,酒杯故意壓過你

酒桌上的「博弈」莫過于此,各位可能都清楚酒杯在上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一般都來說都是晚輩要敬酒的時候,會刻意放低「身份」,動作上的表現就是放低酒杯來表達尊重,所以在酒杯的高低在干杯中基本上都是「被動」的。

但如果刻意的把酒杯太高,就有要 「壓一頭」的意思了,而明顯是平等關系。

能做出這樣的冒犯的舉動,相信用以大家也能略知一二。這時候可以:

不喝杯中酒,來予以回應」。

舉動2:敬酒時,唯獨不敬你

這種情況再一再二能解釋的通,但再三再四多少就有點針對意味了,但要牢記,就算是以客家的身份出席酒桌,也沒必要「低聲下氣」,如果別人不尊重你,那你最好把尊重留給其他人,而不是一味的繼續用熱臉去貼。

因為在社交禮儀中,有投桃報李這一說,但以德報怨「不可取」,尊重是相互的。

舉動3:做桌時,刻意招待不周

很多人覺得這個「刻意」的界限很模糊,因為可能存在許多誤會。

但恰似「敷衍」是很容易看穿的,因為在點菜前基本上都要問忌口與否,這都是人之常情,而且也要問問辣的接受度如何,如果在說過的前提再一意孤行,就如:

明明你指出自己不愛吃魚,但對方簡單的找個理由搪塞過去,說這家魚遇到很好,好不容易來一趟不吃就虧了」。

這是不是刻意相信各位心里都明了,再者,從酒水上也能看出一二。

散酒、或者勾兌酒,那自然而然是沒怎麼把這場局放心上,而辨別好酒差酒的方式更是簡單不過了。

品酒上:喝起來有沒有「邪雜味」,喝完會不會口干

原料表上:有沒有「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等添加劑

其他方面:是不是嫡系產品

所以說敷衍與用心一看便知,在酒局上當對方有這「3個舉動」,其實目的已經很明確了,別裝不明白了。

但不過誤會也會偶爾發生,比如說很多酒友真的不會選酒,不小心買到了貼牌酒。

那不妨看看下面這2款酒,大廠釀造,純糧白酒,性價比也很高。

第一款:風云醬父

醬香突出,勾調了高比例的老酒,喝起來白酒中不辛辣,層次感豐富協調,整體茅系風味正宗,窖香味很濃郁,喝完余味悠長。

這款醬香酒釀造與貴州,仁懷的核心產區,酒廠的建立者是李興發。

他是茅台原廠長,在上個世紀茅台酒廠面臨酒質不穩定的問題,李興發率隊攻克難關,在茅台酒廠附近建立了試驗基地,新建百余口窖池,引進茅台的設備用來攻克難題,耗時4年后終于憑借著「3大典型體」的發現攻克了難關。

這項功績也讓李興發榮獲了 「國家特殊津貼」

上世紀90年代,李興發的技藝由自己的兒子李長壽悉數傳承。

酒廠也同樣如此,為了繼續釀出純糧醬香酒,釀酒工藝努力與茅台保持一致,繼續使用12987坤沙工藝釀造,釀造完成后窖藏5年。

正因為原料紅纓子糯高粱中有豐富適當的單寧含量,才會讓這款酒的醬香正宗。

第二款:北大倉酒(醬香)

黑龍江孕育出來的純糧醬香酒,北大倉始終堅持純糧,堅持平價,這讓很多酒友把它當成口糧酒,因為酒質上乘,口感不錯,在酒友中的口碑一直不錯。

不同于在貴州釀出的醬香型白酒,北大倉的 口感細膩柔和,但醬香味淡一些,要說起兩者的大不同,那當屬中段的「 焦香味」,北大倉的層次感單一,不細品基本品不出焦香味,因為在工藝上與「12987」工藝不同。

AD
文章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