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喜順,一個15歲便長到1.89米、23歲時達到2.36米的「世界自然生長第一高人」,他的人生歷程可謂起伏跌宕。
他原本以為自己會孤獨終老,卻在56歲那年邂逅真愛,一年后還喜得貴子。
然而,孩子的降生并不被看好。盡管如此,鮑喜順還是執意要將這個「愛的結晶」生下來。
這個男人,到底是如何長到2.36米的?為何要冒著生命危險生下孩子?他現在的生活狀況又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現代「巨人」的生命之謎。
1951年,在內蒙古赤峰的一個小山村,誕生了一個名叫鮑喜順的男孩。父母給他取名「喜順」,希望他的人生一帆風順。
和其他孩子一樣,鮑喜順也過著貧窮的生活。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他只念完了小學就輟學了,開始幫著家里干活兒。
雖然生活艱辛,但鮑喜順從小就懂事,從不向父母訴苦。他的一天就是起早貪黑地干農活,連小孩子該有的玩耍時光都沒有。
15歲那年,鮑喜順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個大變故。他的身高突然瘋長,很快就超過了同齡人,達到了1米9。
這離奇的變化讓鮑喜順成為村里的「另類」。他那高大的身形在貧瘠的家鄉十分顯眼,走在村子里隨處都能吸引眾人側目。
伴隨著身高的增長,鮑喜順的食量也大幅增加。每頓飯他都能吃上1斤多的米飯,有時候甚至會吃完還覺得肚子餓,但他從不向母親提出要更多的食物。
他深知家里的困難,舍不得加重父母的負擔。于是每次吃完飯,他都會偷偷摸摸地出門,在田間地頭撿些野菜充饑。
為了睡得舒服點,鮑喜順經常在室外支起小賬篷過夜。但這也導致他在20歲時患上了風濕病。
當時,他雙腿腫脹,疼痛難忍,骨頭像針扎一樣,嚴重影響了工作。家人為他賣掉了唯一的幾只羊,帶他坐長途汽車趕往沈陽看病。
到了沈陽后,他們在醫院門口遇到了一位籃球教練冷萬舉。冷萬舉一眼看中了鮑喜順,主動上前與他交談。
原來,冷萬舉正在球隊里物色一個高大的中鋒,鮑喜順的身高正合他的要求。于是冷萬舉表達了留下鮑喜順的愿望,承諾會免費為他治病,只要以后加入球隊打球。
對于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經過深思熟慮,鮑喜順的父親決定讓他留在球隊,自己則獨自一人回到了家鄉。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