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濃香型白酒在我國白酒市場的發展可以說是到一個空前絕后的境界了,很難發展也很難衰敗,畢竟占著它們占著整個白酒市場70%的份額。
市場上的濃香型白酒雖然多,但是大家知道的也就那幾款,第一個就是川派濃香型的代表五糧液;第二個就是江淮派濃香型代表古井貢,這些在濃香型白酒界都是很有影響力的。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2款白酒雖然在市場上有不錯的知名度,但是在我國1952舉行的第一屆評酒會上評出的四大名酒中卻沒有它們兩個是身影, 這是為何?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第一屆品酒會上的四大名酒: 分別是茅台,西鳳酒,瀘州老窖和汾酒,沒有五糧液,也沒有古井貢,不是這2款酒不好,而是生不逢時。
在舉行第一屆評酒會的時候,我國正處于百廢待興的狀態,舉行評酒會就是為了加速白酒業的發展,那時候參加的酒也少,但是五糧液卻和古井貢卻趕不上時代了。
首先就是五糧液
評酒會是在1952年舉辦的,酒廠是在1951年建立的,雖然時間上還要早一年,但是那時候五糧液相對于四大名酒它的知名度不是很高,而且品質在那個時候還難以得到保證,這就導致了五糧液落選。
畢竟那個時候的白酒品質上大家都差不多,比的就是名氣,首先還是得打響知名度,這也需要一段時間。
雖然五糧液在第一屆評酒會上沒被評為名酒,但是在后面的4屆評酒會,它都無一例外上榜,幾乎沒有哪個白酒可以撼動。
其次就是古井貢
古井貢這款白酒產生的時間相對來說就比較晚了,它差不多在60年代才被人熟知,所以說在1963年的第二屆評酒會上才被評為中國名酒,這屆評酒會的第一是茅台,第二就是古井貢,五糧液這些白酒都在古井貢之后。
這款白酒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釀造歷史,產自安徽亳州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地理位置,因為這里很接近中原,所以說這里在歷史上發生了大大小小的戰役,後來北魏的人在逃亡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口枯井,後來人們就用這些泉水來釀造白酒,古井貢酒就是這樣得來的。
古井貢雖然在1963年就被評為名酒,但是巔峰時候是在80年代,發展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
以上就是五糧液和古井貢評不上四大名酒的原因。
其實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要是去深入了解的話,還是能找出很多好喝不貴的白酒,這些白酒可能不是很有名氣,但是品質很不錯,因為它們只注重釀酒,例如說這2款,都是市場上口碑很不錯的白酒,但是大家很少聽說。
第一款:李渡酒
這款白酒的產地在江西,在我國屬于一款歷史悠久的白酒品牌,屬于兼香型白酒,也是兼香型白酒的入門級產品,但是品質還是很不錯的,在當地有著不少酒友拿它當做口糧酒,但是這款白酒知道的人不多,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它的宣傳做得很少。
旗下也有高端產品,但也是不知道出名,一直都是默默無聞,喝這種白酒的人都是對白酒有些許了解的,而且這款白酒沒有什麼替代品,比較低調。
第二款:蒸台坤沙酒
這款白酒它在市場上的名氣也不大,但是品質口感卻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它屬于一款醬香型白酒,但是它的價格不貴,性價比很高,這也是人們認可的原因,因為酒企把拿來宣傳的錢放到了做白酒的品質上,這也是它不出名的原因。
這款白酒的酒廠就建在赤水河邊上,有著很悠久的歷史,由于這款白酒和茅台酒廠的距離比較近,所以說一直以來都在向茅台看齊,在不斷的努力下,算是積攢下了不錯的口碑,而且采用的還是1000ML大瓶裝的原因人們經常把它當做自己的口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