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子女,我們總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希望父母能夠一碗水端平。但是,等到為人父母,我們才知道,對所有孩子都不偏心,都一視同仁,真的很難。別先著急否認,主要是這種偏心是無意識的,因為孩子的性格、處事各方面都不同,總有討喜和不討喜的。而父母,就算為每個孩子都付出很多,老了也未必都能收獲孝順。
所以,老了才明白不管生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一個,可別疼錯了。哪一個呢?我們一起看看:
家里面最懂事最貼心的那一個
其實,自己老了孩子孝順不孝順,在他們小的時候我們就能看出來。有些孩子,從小懂事貼心,從來不給父母惹麻煩,也不會難為父母。這樣的孩子,小時候讓父母省心,長大也會多體貼父母。
而且,懂事和貼心是一個孩子的品性,一般很難改。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老人感慨,家有幾個子女,有的人在外地一年也不知道往家里打個電話,而有的孩子差不多一周就要給父母打好幾個電話,或報平安或噓寒問暖,這樣的孩子等父母老了自然也對父母有心,也更孝順。
能當家做主,獨當一面的那一個
當然,孩子要想孝順父母,除了有孝心,還得有能力。如果沒能力,光靠嘴上說說,父母也感受不到孝順。所以,那些從小有主見,大了結婚后能當家做主,還能獨當一面的孩子,更能為父母遮風擋雨。
就比如,有的孩子本來小時候也挺知道疼父母的,但是大了結婚之后,他因為凡事沒主見,在家里又不能獨當一面,根本沒能力給父母實質性的幫助。就比如妻管嚴、怕老婆的男人,想要孝順父母,自己沒本事,不能當家做主,孝順起父母就沒那麼隨心隨意。
家里面更愿意為他人著想的那一個
如果,家里的幾個孩子中,有一個總愿意為他人著想,那這個孩子長大無疑也是最孝順。因為懂得為他人著想,他心里會時刻想著父母,也會體諒其他兄弟姐妹的難處,然后把孝順父母的重擔都攬在自己身上。
所以,父母如果遇到這樣的孩子,請好好疼他,因為他為父母為這個家付出的最多。
我一個同學就是這樣,從小就體諒父母,還總是為弟弟妹妹著想。現在她結婚了,平時父母的生活費都是她給,因為她覺得弟妹小,剛畢業工作,自己都還顧不了,怎麼去孝順父母?所以,她是他們姐弟幾個最愿意為他人著想的那一個人,好在父母也明白她的心意,對她也很疼愛。
所以,不管生幾個孩子,父母只要參照這幾個標準,往往能鑒別出誰長大才是最孝順自己的那一個。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偏心偏愛,寒了最孝順父母的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