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關系中,很多父母都懷著對孩子深沉的愛,卻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相處,更不了解如何維系和諧的家庭氛圍。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父母的一句話,有時候能溫暖孩子一生,有時候卻會像一把鈍刀,慢慢地傷害他們。為了孩子的幸福,也為了自己晚年的安逸,父母要記住,有些話最好別說,爛在肚子里也比說出來強。
第一句爛在肚子里的話:「早知道這麼不聽話,當初就不該生你......」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喜歡說:「我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你好嗎?」、「你長大了,翅膀硬了,不聽父母話了是吧?」,甚至脫口而出「早知道你這麼不聽話,當初就不該生你.
的確,孩子是父母生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 演員胡可就曾分享過一件與兒子之間發生的事。她給兒子買了一雙自己覺得很好看的鞋子,但兒子卻很抗拒穿,他就是不喜歡。折騰了好久,兒子哭著說:「媽媽,為什麼你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鞋子,而我卻不可以?」
是啊,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斷,應該享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和機會。然而,很多父母卻以愛的名義,剝奪了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霸道地為孩子的人生做主。不可否認,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想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為孩子掃除障礙,讓他們少走彎路。但是,父母也應該明白,每個人的人生都有獨特的安排,每個人對人生的追求和見解也各不相同,父母認為好的,不一定就是孩子需要的。
未來的路是孩子自己的,應該由他們自己做主,父母可以引導,但永遠無法替代。
第二句爛在肚子里的話:「你怎麼那麼沒用,你看看別人......」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但是,每個人的秉性不同,生來的使命也不同,最終的結果也就各不相同。
電視劇《人世間》中,周家的大兒子周秉義和女兒周蓉都是北大學子,後來周秉義成了國家級干部,周蓉成了大學教授,他們的成才讓周父臉上有光,也為他們感到驕傲。然而,周家的小兒子周秉昆,從小到大都沒有哥哥姐姐優秀,只是一名普通的醬油廠工人。為了得到父親的認可和稱贊,他用盡渾身解數,即使後來轉到雜志社工作,甚至開了書店和飯店,經濟水平直線上升,但在父親眼里,他永遠比不上哥哥姐姐,依然是平庸無能,沒有出息的那個。
正是因為父親無視小兒子的自尊,覺得他沒出息,讓周秉昆內心的怨恨慢慢積攢,最終導致父子倆激烈爭吵,分開八年,連一封信都沒有;甚至連周秉昆買房搬家這樣的事情,都沒有告訴在外的父親,以至于離家多年的父親回來后,見到原來的房子里住的卻是別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