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號是清明節,剛看了天氣預報,果然有小到中雨每年的清明節,都會下幾場小雨,清明節前后,海洋上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北上,冷暖空氣經常在江南地區交匯,形成陰雨綿綿的天氣,想起小學課本上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這個時候,大地本就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格外茂盛,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花草樹木,紛紛開始發芽開花,尤其是田間的小麥和蔬菜,都開始進入旺長模式,一天一個樣,長勢喜人。
在眾多的蔬果花草中,有一種野草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刻,大家可千萬別忽略它,它就是艾草,簡稱「艾」,艾的自然分布廣泛,遍及中國各地,有獨特的艾草香味。
民間流傳一句話:「清明吃一草,八十不顯老」,指的就是艾草,吃艾草可以總結為四個字「藥食同源」,艾草的顏色和香味,會被加入傳統糕點中,例如青團、艾草粑粑,艾草還可全入藥,泡腳泡澡,有溫經、去濕、散寒的效果,是婦科常用藥之一。
純天然無污染的野菜,就看你會不會利用了,市面上有很多關于艾草的產品,最常見的就是眼貼、腳貼,如果你動手能力強,還可以把曬干的艾葉搗碎得「艾絨」,制成艾灸,端午還有掛艾的歷史,驅邪辟毒。
民間關于艾的說法很多,例如「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關于艾草的吃法也是多種多樣,青團、艾草糍粑、艾粑粑、艾糍、艾草饅頭、艾餃,在江南一帶,最常見的是青團,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會制作一些,當成節令食品,出門可以攜帶,可以當成祭品,可以當成零食,青團源于「寒食節」,歷史非常悠久。
青團是江南的特色小吃,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入豆沙餡,上鍋蒸熟,涼了以后開吃,軟糯香甜,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有淡淡的艾草香味,是一道時令性很強的小吃,要采摘鮮嫩的艾葉制作,每年清明節都要蒸青團。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