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傳中,敬妃馮若昭是雍正身邊的老人,她和華妃同一天入府,雍正登基前她是華妃房里的格格,進宮后被封為敬嬪。
說實話,敬妃是整部劇中少有的一股清流,她不具備攻擊性,不爭不搶,溫婉內斂、寬厚待人,沒有野心,既沒有顯示她為了爭奪恩寵在皇上面前耍些什麼心機手段,也沒有說她在妃嬪之間挑撥是非,拜高踩低。
但是,敬妃作為甄嬛黨的一員,在甄嬛大獲全勝時,被晉封為和敬德太妃,位份上已是升無可升,而且還有養女朧月陪在身邊,這在深宮里可謂是妥妥的一位大贏家。
那麼,樣樣都不夠出彩的敬妃,她憑什麼活到大結局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敬妃馮若昭的世界,品味敬妃的別樣人生。
敬妃有一個愛好很特別,她不像別的女人那樣喜歡養貓養狗或者養一些花和鳥的,她生性喜歡養烏龜。
一個人平時喜歡做的事情,這個習慣最能暗示這個人的內心,華妃喜歡花團錦簇,什麼都要最好的,也好和別人爭個高低,她本人也是一樣,更喜歡活得轟轟烈烈才好。而敬妃喜歡養烏龜,那烏龜代表的寓意可就深了:以靜制動,韜光養晦。
第一個就是靜,敬妃的封號就是敬,同音,這個特點敬妃身上就有。
讓皇上選中制衡華妃,這顆棋子也不是那麼容易能當的,華妃好動,只有隱忍、靜下心來的人才能制住她。后期雍正為制約華妃和皇后的勢力,把沒有子嗣也沒有娘家勢力的馮若昭封為敬妃。
皇上當年給她做這個封號,估計也是看到了敬妃身上的這個特質。
第二個就是忍,當年華妃仗著寵幸,性子很是囂張跋扈,而皇上又因為年羹堯,不能隨便動她,皇上又擔心,這個時候就用上了權衡術,讓敬妃幫助皇后和華妃打理后宮,讓敬妃的忍來壓制華妃。
敬妃這麼多年能安然無恙也全靠一個「忍」字,皇上拿她當做棋子,她卻被華妃當成了情敵,以為是和她爭奪寵愛之人,處處對她譏諷欺辱。華妃當著眾人,表示出對她的不屑:算賬太慢,資質不行,雖位居上者卻無能!對此,敬妃忍了。華妃嫉妒她升遷妃位,言語如劍:「若是有福之人,自然是不怕等的。若是沒福氣的,差那麼一時一刻終究也是不成的。」對此,敬妃也保持沉默。
敬妃選擇順從華妃,但是,忍字頭上一把刀,不是人人都能夠做到的。而她在華妃手下,熬了很多年,卻空有協理六宮的名聲。難道,敬妃不知道自己只是一個皇上和太后制衡華妃的棋子嗎?當然知道。但敬妃更明白,要想在后宮生存下去,要麼有恩寵,要麼就得有用。敬妃選擇了后者,努力證明自己有被利用的價值。
于是,替皇上背了鍋,敬妃也不捅破,讓皇上對其心懷愧疚,面對囂張跋扈的華妃不但不去爭辯反而又示弱,隱忍有加,從不忤逆。華妃看敬妃一不得寵、 二無子嗣、 三是安分守己卑躬屈膝 ,這樣的敬妃華妃自然不放在眼里 ,對華妃沒有產生威脅, 就不會去動她了,這也正是敬妃的聰明之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