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周處除三害》的宣傳海報首次曝光,許多觀眾還以為這將是一部純粹以動作見長的電影。然而隨著劇情的深入,這部影片卻以一種大膽且顛覆傳統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了一場思維的盛宴。
影片的核心看點在于對觀眾價值觀的冒犯和挑戰。它沒有刻意追求畫面上的殘酷和血腥,而是以三種動物—豬、蛇和鴿子這三個寓意深厚的動物展開劇情,探討佛教所描述的三毒—貪、嗔、癡。
片中三個通緝犯的形象設計精巧巧妙,他們分別戴有小豬手表、蛇紋身和鴿子紋身,通過這樣的視覺元素,為觀眾揭示了每個角色背后的深層含義。特別是陳桂林一角,他在誤入黑道后,逐漸摒棄癡愚,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并最終形成了影片的主旨—替天行道、除惡揚善。
電影中值得一提的是禮堂殺戮那場戲,不僅因為它的劇烈和直白,更因為它透露出對觀眾價值取向的動搖。導演將鏡頭對準了那些即便面對真相,寧愿被殺死也不肯懷疑的信徒們。這些信徒的死亡,讓觀眾不禁反思,癡愚和被洗腦的人,是否真有罪。
值得一提的是,陳桂林最后的選擇和殺戮,也是導演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在現實中,許多人也許正在面臨選擇,是否應當堅守自己的信仰,即使它已被證明是錯誤的?這部電影或許也可以視作導演向這些觀眾的一種警示。
《周處除三害》用動作片的形式,騙得觀眾進電影院,卻在不經意間讓觀眾深思。這樣的電影,不愧是大膽而獨特的存在。雖然在商業化的外表下,隱藏了深刻的訊息,但這恰恰是它吸引觀眾的聰明之處。
作為一部顛覆傳統的影片,《周處除三害》無疑成功制造話題,并將觀眾引入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觀眾出了電影院,腦海中不僅回蕩著影片中的熱血場面,更多的是對于「三毒」的思考,以及對于自己生活中的癡、嗔、貪的反思。這樣的電影,值得更多的人去觀看、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