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如懿傳的熱播,延禧攻略的熱度卻仍未減退。其劇中魏瓔珞一角愛恨分明,聰惠機警,雖說劇本開掛,有金手指之嫌,可如果放在當代,憑她的心性也能叱咤在職場情場。能學習的不是她的手段,而是她的人生態度。
縱觀全劇,每個角色其實都在扮演著特定的角色。富察皇后一生愛自由,只可惜皇后鳳冠太重,她的一生被賢后二字所束縛。高貴妃癡情唱戲,卻因皇宮禮教森嚴,她只能作一個驕縱的貴妃。而嫻妃一生癡愛皇上,卻終歸愛而不能,逐漸黑化,最終斷發。沒有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當年的初心恍若也逐漸消逝在深宮的無情歲月里。唯有魏瓔珞,活成了她自己。
所以我們的白月光笑著說道:她是我的希望。
其實現實中,許多人在感情中的角色都是卑微的。為了所愛的人,委屈求全只為換了偶爾的一句晚安。愛他勝過愛自己,可最終自己的心上人卻喜歡上一個根本不在意他的人。可魏瓔珞先活成了她自己,再去愛他人,所以她明白愛從來不是一方依附,一方成全,而是勢均力敵,彼此牽掛。
富察容音先是皇后,再是富察家的兒女,最后才是她自己。她想掙脫,卻被困在各種身份之中,活不自在。可魏瓔珞一身利落,了無牽掛,更重要的是她懂得如何愛自己。便如同在富察皇后生產七皇子之時,她明白了女子生孩子的險境,所以她決定只和自己愛的人生兒育女。
她不愿意成為封建社會的生產工具,即便發達如今,男女[兩.性]仍不平等。許多女性為了夫方放棄工作,放棄生活,換來的卻是眼角的皺紋以及日漸冷淡的丈夫,更甚者...婚內出軌。正如現在所提倡的,女性要懂得先愛自己,再愛他人。
便如同魏瓔珞一般,她有自己的生活與愛好。她不依附于皇上而活,即便被冷落,也能怡然自得,過好自己的生活。我們最終要明白,即便余生有人陪伴,可能夠依靠的只能我們自己。
嫻妃便是反面例子,她將一生奉獻給了皇上,可最終家破人亡,淚奔斷發。她太在乎皇上,以至于忽略了自己想要什麼,她沉醉于復仇的快感,可卻忘了輝發那拉淑慎最想要的,是作一個賢德的人陪在皇上身邊,所以一開始的她活得自在。所以後來即使拜為皇后,她仍還是寂寞的。
從前的她什麼都不要,所以一身的輕松自在。可後來她在乎后位,在乎夫君的情意,忌憚后宮女子與皇嗣,她為了其他放棄了自我,所以最終當付出不對等回報,決絕斷發。為了另一個人活著,這樣的存在是微渺的,即便那個人一開始會憐惜,可最終都將會這一切視作理所應當,便會不再珍惜。
正如若魏瓔珞最后對嫻妃說的那句話:先開口的人,便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