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儒家經典之一,全書多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饒具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劃,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它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注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
說話是一門藝術。智者慎言,言由心生,該說則說,適時而言。懂得說話的人,左右逢源,不得失任何一人,是人人都想結交的朋友。而《禮記》這10句話,剛好給了我們關于說話的建議。
1、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禮記·表記》
譯:君子在別人面前舉止應慎重,容言要端莊,不要說錯話和說不該說的話。
感悟:幾句可用以勸人要謹言慎行,對人不要說不該說的活,也不要作不該作的事。一個方面是說,免得授人以柄,招致非議。另一方面,也是君子的個人修養。事情的成敗得失,很多時候取決于說話之人能否在適當的場合說出適當的話。
2、公事不私議。《禮記·曲禮下》
譯:大家的事不能私下偷偷的議論。不私下議論公事。
感悟:有口不以私言,公事當公議、公辦,如果私下議論,則有奸邪謀私之嫌疑。言其所當言。事情的成敗得失,很多時候取決于說話之人能否在適當的場合說出適當的話。
3、朝言不及犬馬。《禮記·曲禮上》
朝是謀政、議政之處。辦公時,不言談及犬馬等游樂之事。工作時要有敬業精神,更要自律。
4、公庭不言婦女。《禮記·曲禮下》
辦公時,不要談及聲色之事。說話要把握住時機,要在適當的時機談論適當的事。
5、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庫言庫,在朝言朝。ADVERTISEMENT
譯:朝庭之上,言動都要合理。官、府、庫、朝,都是辦公場所。在相應的辦公場所,就談論所應處理的事務。
感悟:一個人不能圓滑,但要圓融,學會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以說話潤滑人際關系。見了官場說官場上的話,見了生意人說生意場中的話。一個有修養的人,跟不同的人談話,其主題都扣合對方的身份,所談都是合乎道理的事情。這樣就會使對方受益。
6、居喪不言樂,祭事不言兇。《禮記·曲禮下》
譯:居喪期間,不要談及快樂的事;祭祀時,不要談及兇事。
感悟:高談闊論、嬉笑打鬧都是對亡者及家屬的不敬,說話壓低聲音,舉止輕緩穩重,才能顯出您的誠意和風度。
7、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禮記·雜記下》
譯:處于一定的職位,而沒有在那個職位上所應該提供的意見,君子為其感到羞恥;有那樣的言論,卻沒有那樣的行為,君子為其感到羞恥。
感悟:這幾句多用于說明處于一定的職位就應該有符合那個職位的言行。也可用于譏諷居于一定的職位而不稱職的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