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泰斗」季羨林告誡:人過中年,父母走了之后,你去農村老家轉一圈,就會明白這「三件事」,很現實。
回憶起母親時,季羨林情深款款地描述:「夜里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的確,隨著年歲漸長,很多人都開始懷念起故鄉,懷念過去逝去的親人,哪怕是文壇泰斗季羨林也不例外。
尤其當季羨林的父母相繼辭世,這位老者也曾心痛不已。回憶涌上心頭,他渴望能多次探望故鄉的親友,以免日后再難相見。
然而當季羨林真的踏上回鄉之路時,發現一切早已變得陌生。這讓他深感觸動,并引發了新的思考。在《季羨林散文集》中,他提到:人過中年,父母走了之后,你去農村老家轉一圈,就會明白這「三件事」,很現實。
關系變淡了,那些舊人也并不歡迎你
在《季羨林散文集》中,季老說:「人這個萬物之靈卻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歡。」到了晚年,不少人都期盼回到故鄉后,舊日親友是否仍能暢所欲言。然而抵達農村老家后,方知時過境遷,他人對你早已無多少記憶。尤其是父母離世后,曾熟識之人或已匆匆離去。
就如季羨林所言,人生離合乃常事,我們無需過多憂慮。關鍵在于,走好未來之路,保證晚年生活更加平靜安穩。
兄弟姐妹漸行漸遠,不再一起回鄉
在《季羨林散文集》中,季老提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很久以前,歸鄉之際,父母、兄弟姐妹團聚一堂,其樂融融,和諧美滿。失去父母的老家,兄弟姐妹或已各奔前程。畢竟,「主心骨」不存。缺少了親情交流,孩童喧囂,父母悉心款待,回鄉之旅別有滋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