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學霸是天生的,普通孩子學不來
事實上,每一個學霸背后更需要來自后天努力,還有家庭環境的影響力
前幾天,和嬸嬸聊天時意外得知,畢業于名校的堂弟現在月薪三萬多
這對于普通家庭的上班族來說,無疑是天花板級別了
也正如此,大家更是意識到有文憑、和沒有文憑的區別
甚至還有親戚為了培養出如堂弟一樣的學霸,特意找到嬸嬸求教育兒經
有一次,還恰好碰見回家探親的堂弟,大家聚在一起吃飯
當時一說起學習問題時,堂弟卻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我的媽媽」
「小時候我不止一次打退堂鼓,上學時不想去學校、不想寫作業,最喜歡的伎倆就是裝病肚子疼,媽媽明明知道這里面有貓膩,還溫柔地鼓勵我再堅持一下、你很棒」
「後來,我克服了困難,學習也不再那麼費力了,而媽媽的鼓勵和堅持,恰恰是端正了我的態度,還幫忙從中找回自信、更加發奮學習」
聽完這些,我更加確定: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孩子的學霸身份也是靠「練」出來的
詳細視訊:學霸都是「練」出來的,掌握這些技能,孩子學習少走彎路
01
練意識
我要學很多很多的知識
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為學霸,一定要有足夠多的學習意識
那什麼是學習意識呢?簡單通俗地說就是:「我要學習,我要學很多很多知識」
不要不當回事,如果孩子擁有這個意識,一旦開竅就是黑馬,學習也會發生突飛猛進的變化
嬸嬸家的堂弟就是如此
學習最初時,除了「我不想寫作業」的畏難心理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懶
明明30分鐘能寫完的作業,卻偏偏磨蹭2、3個小時
然后就是嬸嬸催、堂弟煩,他們母子二人也陷入了一段緊張的親子關系
而持續一段時間后,嬸嬸也漸漸明白:「勤快孩子不是靠催出來的」
特別是在一次家長會中,老師不斷提醒:「態度=學習,你用什麼態度對待學習,學習就會呈現什麼樣的成果」
很明顯,懶惰者的當務之急也是擁有強大的學習意識
為了幫助堂弟找到學習意識,除了日常的鼓勵和堅持之外,嬸嬸還讓堂弟給自己立個學習目標
比如:
和同桌比每天誰更早到學校
和組長比誰的作業題錯得多
和學習委員比誰上課更認真聽講
和班長比誰考試的進步幅度最大
…
就這樣,隨著一次次目標突破,堂弟的內心充滿了學習能量
這就是學習意識的重要性,它猶如鬧鐘一樣,潛意識提醒你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事
所以,學霸養成的第一步,就是幫孩子建立學習意識
從家長的鼓勵開始,慢慢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我想超越誰」的目標
在目標作用的影響下,孩子也會越行動越積極、越積極學習越有成效
02
練觀察
離自己近的變化有哪些
一個人希望自己變得更好,強烈意識是第一步,接著就是對這個目標開始變得敏感
如果能輕松駕馭這一步,那不管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都能所見皆所得
可事實上卻是,沒有人能夠坦然面對失敗,也沒有人能夠輕松駕馭失敗,這需要更強的內在力量作為抗衡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