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海鮮,它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烹飪方法多種多樣,可清蒸、紅燒、煎炸、燉湯、醋溜等等。魚肉熱量低、容易消化,不光老人和小孩喜歡吃,還受到減肥人士的青睞。
和人工養殖的淡水魚相比,海魚肉質更為鮮美,並且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調節血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日本人之所以長壽,和他們天天吃海魚有密切關係。
市場上魚的種類繁多,難免有不良商家以假亂真,把人工養殖魚當成野生魚售賣。外行人很容易被騙,那麼我們買魚時該如何分辨呢?今天梅姐給大家介紹5種野生魚,目前無法人工養殖,碰到千萬別錯過,即使貴點也值得。
馬鮫魚分佈在我國東海、黃海和渤海地區,肉多刺少、口感鮮美,有「魚中極品」之稱,尤其是魚尾味道極佳。
馬鮫魚上岸後會立刻死亡,市場上很難看到活的馬鮫,多是放在冰櫃裡的冷凍魚,一斤售價20到40元不等。馬鮫魚對生長環境要求嚴苛、成活率低,比起養殖人們更喜歡從海裡捕撈。
馬鮫魚可清蒸、紅燒、醃制、煲粥,尤其適合貧血、營養不良的人吃。我最愛吃香煎馬鮫魚,把魚肉切成大塊,放入油鍋中煎至金黃,倒一點醬油調味,酥脆鮮香,特別下飯。
市面上的帶魚10元一斤,每次看到我都會買幾條回家。帶魚肉厚刺少,處理起來特別方便,切塊後加入蔥、薑、鹽、料酒、五香粉醃制,下入油鍋炸至外焦裡嫩即可上桌,家裡孩子和老人特別愛吃。
帶魚常年生活在深海,一旦上岸就會因為無法適應壓力差死亡,再加上它生性兇猛好鬥、需要徊遊,人工很難養殖。市場上的帶魚多是冷凍或者處理好的帶魚段。
記得有次商家問我:「要不要幫你刮掉帶魚表面的銀粉」,我聽後趕忙拒絕。它可是帶魚身上高營養的優質脂肪,別說刮了,如果輕輕一擦就掉,說明這條帶魚已經不新鮮,我看到是絕對不會買的。
沙丁魚生性懶惰,喜歡群居,總是以旋渦狀的龐大魚群出沒近海區域。由于死亡率很高,沙丁魚不適合人工養殖,市面上售賣的多是冷凍沙丁魚、罐頭或者小魚幹。
每年到沙丁魚上市的季節,我都會買一堆囤冰箱裡。它含有大量維生素A和鈣元素,可增強記憶力、防止骨質疏鬆,給家裡孩子和老人吃再合適不過。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