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傳》這部劇中,經典的片段有很多,毋庸置疑,滴血驗親是其中的一場重頭戲,每一個細節都值得細細推敲。
很多人都有這個疑惑,滴血驗親明明是一場死局,處于劣勢的甄嬛,為何能夠步步為營,反敗為勝呢?
甄嬛最初被皇后的太監江福海請到景仁宮時,看到各位嬪妃齊聚一堂,明顯是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情況的。
當祺貴人站起來告發:熹貴妃私通、穢亂后宮時,鏡頭掃過甄嬛,她明顯開始慌了,鏡頭里的她雖然面色如常,但手卻緊緊地握住桌角,可見其內心慌亂緊張。
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皇后策劃滴血驗親雖然方向是對,可是揭發與甄嬛有私情的對象卻搞錯了。
當祺貴人一說出要揭發的奸夫是太醫溫實初后,甄嬛就整個人放松了下來,在甄嬛想來,只要不是果郡王一切皆有轉機。
事后甄嬛也說過,幸虧當時被指證的不是果郡王,若是果郡王,恐怕自己當時會發瘋。
但是,當皇后提出要滴血驗親的時候,從甄嬛當時的表情可以看出,甄嬛再次恐慌了,因為當時皇后說的是要與皇上滴血驗親。
就在甄嬛還沒想出對策時,事情突然出現了轉機,因為滴血驗親需要刺傷皇上的龍體,所以端妃首先提出了異議,勸皇上說:這法子斷不可行,皇上龍體怎可損傷。
端妃的話給了甄嬛很大的啟發,這個時候甄嬛一邊打苦情牌,一邊在想接下來的對策。
她靈機一動向皇上提出一個建議,然而整個滴血驗親的過程,正是這一個建議,皇后卻輸得一敗涂地。
甄嬛急中生智,順著端妃的話說:讓六阿哥弘曕與溫太醫滴血驗親即可,這樣既不損皇上龍體,也可還臣妾與弘瞻清白。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