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甄嬛傳》電視劇中的雍正皇帝駕崩后,甄嬛帶著幼小的弘曕所經歷的被一眾親王、大臣議儲的片段嗎?如果說甄嬛經歷的「滴血驗親」是她入宮后最大的劫難,那麼雍正葬禮上的片段雖輕描淡寫過去了,可是眼尖的觀眾朋友們不難從那小小片段里窺探出不小的秘密和謎團!
熹貴妃與皇上已經結仇,皇上又如何會將密詔藏在哪告訴甄嬛?密詔的人選是弘歷,甄嬛又是如何猜到的?蘇培盛在其中又做了如何的努力?會不會是蘇培盛首先知道的,然后告訴的甄嬛?弘歷繼位到底是水到渠成,先帝之意,還是甄嬛在密旨上做了手腳?
「立黃口小兒為皇,如何服眾?」
《甄嬛傳》劇中的雍正帝的喪儀上,儲君之爭已經因為恒親王對熹貴妃「主少國疑」之事發起了猛烈的質疑與攻擊!當時并沒有昭告天下是熹貴妃的弘曕為新的大清皇帝,恒親王就已經按捺不住開始當著先帝生前一眾妃嬪,還在各路親王的面前質疑熹貴妃有喧賓奪主之意。
當時平時與熹貴妃交好的端妃,敬妃,欣嬪,都沒有說話權,畢竟大清的規矩就是后宮女人不能參政。
雖然熹貴妃是當是六宮之主,可是,畢竟一介女流,先帝喪儀上除了恒親王之外還有好多的親王在,雖然玉嬈的夫君慎郡王肯定是站在熹貴妃這面,三番兩次地與恒親王博弈,但是恒親王可是最年長的親王,若是沒有更加有力的人站出來維護熹貴妃這面,恐怕當時甄嬛的處境會相當的尷尬!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蘇培盛一句「熹貴妃所言甚是」,將深陷桎梏的熹貴妃,猶如一只手將她從泥潭里面給拽了出來!
蘇培盛的話語權有多牛?他可是先帝生前身邊貼身伺候的大太監!
先帝雖然駕崩,可是蘇培盛的威力卻依舊不減!一句「熹貴妃所言甚是」號令了所有人都紛紛效仿,眾妃嬪折服,眾親王大臣折服!就連那個蠻橫處處阻撓的恒親王也只能干瞪眼!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