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中,要討好的物件其實有兩個,只是一個在明,一個在暗而已。就像是一個好的劇本,一定都有明線和暗線,乾隆就是宮中妃子的明路,只要討好乾隆,就能成為寵妃,成功上位,甚至還有機會母儀天下,給家族帶來榮耀;而太后就是宮中的暗路,討好不了乾隆,太后也是一個法子,只要得到太后的喜愛,那乾隆就算不喜歡這個妃子,也要暗太后的意願來辦事。
當初乾隆還以為魏瓔珞是一個攀附權貴的小人時,不願意給魏瓔珞位分,但是太后喜歡魏瓔珞,就是萬般無奈之下,就給魏瓔珞封了個貴人,也讓魏瓔珞在後宮中,有了一個起點。
但是太后哪裡是那麼容易討好的呢?作為上任的宮鬥王者,那些淺顯的小心思太后也是一樣看破,常年的宮中生活,也造就了太后喜怒無常的性格,所以別說討好了,有時候無意間得罪了太后,可能都不知道,就連睿智如嫻妃,也得罪過太后而不知。
宮中誰不想得到太后的喜歡呢?只要有了太后這座大靠山,就連皇后之位也是有希望的。而受到嫻妃唆使黑化的純妃,在受情殤之後,就一頭紮進宮鬥的海洋,為爭奪權寵而奮鬥了。
在成功得到乾隆的恩寵之後,純妃本來風頭無量,誰料後宮又會多出一個魏瓔珞?面對魏瓔珞屢出奇招,乾隆難以抵抗的情況,純妃還是決定去討好太后了。
聽聞太后想去蘇州看看,純妃就靈機一動,在宮中為太后打造了一條蘇州街,太后見了很是高興不已。
整個後宮都參與進蘇州街的活動中,其樂融融的。但是就是在這當口,嫻妃就出來破壞了氣氛:嫻妃提議蘇州街的活動可以多出一項義賣:「人人捐出首飾財物義賣,」所得就換成銀兩來撫慰士兵。乾隆聽了,很是高興,連連誇讚嫻妃會持家,但是太后就不樂意了,聽到了嫻妃的話之後,立馬黑了臉。
雖然說嫻妃此舉,是為了討好乾隆,以表現自己的賢淑持家,也可以來諷刺純妃的鋪張浪費,但是嫻妃卻忘記了,這個時候,作為純妃要討好的人,蘇州街的受益者,太后,和純妃是利益共同體。
嫻妃諷刺純妃,也就是在諷刺她討好的太后,也是驕奢淫逸的人,太后又怎麼會高興?再有一個,在大家為蘇州街多高興時,嫻妃忽然一句捐獻壞了大家的興致,一想到國庫不夠充盈,再看到眼前的蘇州街,誰的心裡都多多少少會有些膈應。
因此,也難怪太后會黑臉了。
不過,就算嫻妃知道自己得罪了太后,她也並不會在乎。
雖然嫻妃之前太好過太后,但是嫻妃只是將太后作為一個踏板,如今嫻妃身為繼後,自然也用不著去討好太后,太后再不喜歡自己,也不會動搖自己作為皇后的位子,所以,甚至可以說,嫻妃是有恃無恐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