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KBS電視台等媒體報道,韓國計劃將把國內唯一的自動火柴生產機(1982年)、三輪摩托貨車(70年代),指定為「國家預備文化遺產」。
韓國于去年9月制定了「近現代文化遺產保存及活用相關法律」。
依照這個法,對一些雖然建設、制造、形成至今未滿50年,但作為國民日常生活、歷史、文化的代表,未來具備充分遺產挖掘價值的物件,可以提前將它們列為文化遺產的「預備軍」。
這是什麼意思呢?
打個比方,20年前,你和韓國人在同一家店里,各自訂購了同一款黃金首飾。你不會把它當古董藝術品來看,畢竟年頭太短。但在韓國,那個韓國人可以理直氣壯地把它申報為「預備古董藝術品」。
現在它不是古董,將來就是了呀。但100來年后,當你的子孫申報時,發現早被隔壁棒子報備在案了。
韓國的這個新法規將于2024年9月正式開始實行。正式實行之前,在5月份用一個月的時間,公開募集所謂的「近現代預備文化遺產」。
嘿,您猜怎麼著。從各種各樣的報名物件里,韓國官方受理了361份「預備文化遺產」。文章開頭說的自動火柴生產機、三輪摩托貨車就是從其中脫穎而出,將正式被官方認可的「預備文化遺產」。
這條新聞被日本最大門戶網站雅虎就轉載。然后,本子氣壞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因為棒子將要搶注的三輪摩托貨車「起亞T-2000」,是當年本子的「馬自達」帶去韓國的。就連T-2000這個型號,也一模一樣。
圖里這輛就是「馬自達」的T-2000,日本汽車博物館里有新品展覽。
盡管擺在汽車博物館里,本子也沒想過把它注冊成文化遺產。更沒想到,棒子竟然使出「預備文化遺產」的下作手法,兒子跳過爹,直接給自己當爺爺去了。
日版維基百科,關于「韓國起亞」的記載:
1962年,日本的馬自達公司委托韓國的「京城精工」加工將三輪摩托。同年,京城精工改名為「起亞產業」。
1971年,馬自達委托起亞加工它的卡車。
1974年,馬自達委托起亞加工它的小轎車。這也成為起亞工廠里生產出來的第一台車。
合作了那麼多年,日本人大多知道馬自達與起亞的過去,起亞的第一桶技術從何而來。但隨著時間流逝,加上韓國刻意淡化,韓國人不僅不知道起亞咋起來的,現在還要以國家行為,把起亞的三輪車搶注成本國的「預備文化遺產」。
前幾年,韓國人搶注「染井吉野」櫻花,說它源自韓國。這事兒把日本人給整懵氣昏了。
櫻花起源自中國,「染井吉野」是在東京一個叫「染井」的地方,用京都吉野的野生櫻花培植出來的新品種。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