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外表,演技,作品,獎項,有著王炸一般開局,以及被稱為華語影壇的禮物,按道理說,張靜初應該更上一層樓,在影壇大幹一場。但《唐山大地震》拍攝完畢後,隨著《唐山大地震》上映,張靜初來到事業的高峰,方登一角讓她同時獲得了金雞獎、金馬獎和百花獎的最佳女配角提名。但是就在那時,她「消失」了6年。
張靜初入演員這一行,和她小時候學畫畫有關。
她5歲就讀了一年級,因為比周圍同學年紀小,功課跟不上,常常受罰,漸漸也失去了學習興趣。
每次成績下來,她總是會被母親用竹篾打手心,時間久了,就懼怕考試和競爭,害怕失敗,也輸不起。
好在父親比較佛系,人也很有趣,他很少喝酒,偶爾多喝兩杯,就喜歡用毛筆在水泥地上寫書法,還說自己是歐陽修的後代。
《門徒》 癮君子阿芬
受父親影響,她開始對寫字畫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成績一直趕不上去,母親也不再逼她學習文化課,鼓勵她去系統學習畫畫。
正是因為學畫畫,她的整個人生都改變了。
在學習的過程中,她擁有了較好的視覺審美體系,認識了梵古、畢卡索、莫內,還知道了美院和北京。
她終于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走出去、獨立且自由。
《證人》 高敏
1996年,她考上了一個大專的化妝班,除了學習化妝,還時常去攝影系蹭課,看了很多以前從未看過的電影。
這些電影為她打開了演員之窗,此後,她翹掉不少化妝班的課程,去學習表演相關的知識,並成功考上了中戲。
成為演員後,她開始忙碌于各個電影的拍攝,其中對她影響最大的,就是《孔雀》,甚至在殺青後,她依然保留了人物的性格:無論被生活如何打壓,都死命往前沖。
可努力拼搏雖好,但也讓她養成了如履薄冰的習慣,無論飾演什麼角色,都希望自己拼命沉進去,不管當時的狀態好不好。
《天水圍的夜與霧》 曉玲
時間久了,心理負擔越來越重,活得也越來越累。
後來拍攝《唐山大地震》,她根本無法從角色裡走出來,整個人都處在抑鬱狀態中,任何事兒都高興不起來,做什麼都覺得動力不夠。
《唐山大地震》 成年方登
于是她決定暫停自己的事業,奔赴紐約學習深造,當時爾冬升導演還勸她說:「你不能一直推啊,你還是要保證你的市場佔有率。」
可向來都很有主意的她,還是義無反顧地放下了所有的光環和成績,選好學校和公寓後,就消失在了大眾視野中。
在紐約的求學經歷,讓成年就一直被人捧在高位的張靜初,再次接觸到了最真實的人間。
家裡的電器壞了,自己修;車出問題了,自己聯繫相關部門處理;之前很少自己出門,現在也學會了研究地圖和不怎麼好坐的捷運。
雖然獨自生活會遇到很多崩潰和焦慮,但一件件解決這些事情的過程,讓她覺得無比享受,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