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數千年的歷史上,中國人思想文化的傳承,依靠的不僅僅是社會性的普適教育,最為關鍵的,其實是家庭教育。
在很多著名歷史人物的介紹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說他是出自于書香門第,為什麼書香門第容易出人才,就是因為這樣的家庭,往往有著嚴格的家規家訓,有著優良的家風傳統。ADVERTISEMENT
家規家訓
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家規家訓,比如《朱子家訓》《顏氏家訓》《曾國藩家訓》等等,都不僅僅是他們家族內部的治家方略,還涉及到為人處世修身養性甚至治國理政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因為這些家族,培養出了很多在歷史上非常有影響力的人才,所以他們家族內部的家規家訓,也就被世人爭相學習效仿。當然,在古時候,每一個家族或者家庭,也都會有各自不同的家規家訓,并不會完全相同。
家規家訓
那麼我們的古人,為什麼要在家里立下家規家訓呢?我們知道,家訓的作用,就是「言居家之道,以垂訓子孫」,最早的家規家訓,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西周,是一個非常重視禮儀的時代,特別是祭祀。
禮記中說:禮有五經,莫重于祭。也就是說,祭禮,是諸禮當中的重中之重,祭禮的目的,主要是表達對天地鬼神的敬畏以及達對祖先的孝敬,這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所以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和禮儀。
但是小孩子往往不懂事,如果在祭祀的過程中追逐嬉戲,就會褻瀆神明觸怒先祖,被視為是大不敬的行為,所以古人就制定出很多條條框框的規矩,從小就教育小孩,要遵守這些禮儀家教,以免在祭祀的時候出現亂子,這就是最早的家規家訓。
家規家訓
後來,人們發現,小時候受到過這種禮儀家教的人,長大以后會有更好的性格和品質,于是就總結出了「慎終于始」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說,對一個人的教育,要從小就開始,而且要一以貫之。
因此,除開禮儀規矩之外,古人的家教,還加入了孝道、仁義禮智信等儒家思想的內容,同時提倡「嚴父慈母」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