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時,記住1酸1冷,雞蛋輕鬆去殼,不粘皮,完整
2022/07/30

水煮雞蛋剝殼的時候,會發現有時候好剝殼,有時候蛋殼卻緊緊的貼在蛋白上取不下來,堅硬的蛋殼還有可能紮到手。這通常是和雞蛋的新鮮程度有關的,新鮮的雞蛋容易煮裂開,但容易剝殼;存放一段時間的雞蛋,蛋殼一般不會煮裂開,不過比較難剝殼。

其實不管是新鮮雞蛋還是「陳雞蛋」,都有一種「1酸1冷」的方法可以讓它變的特別好脫殼,也不會破裂。而且不管是雞蛋還是鵪鶉蛋,都是通用的,煮熟後手輕輕一搓蛋殼就掉了,光溜溜很完整,又快又乾淨。

煮雞蛋容易剝殼的2個竅門

1、煮雞蛋想比較容易剝皮,不能只用清水。鍋中放入雞蛋和沒過雞蛋三分之二的水,水中倒入2勺白醋,開小火煮。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而在煮雞蛋時加入白醋,蛋殼中的碳酸鈣和白醋會發生化學反應,使蛋殼被軟化,在剝的時候蛋殼就會成片的脫落下來,非常好剝,並且加了醋煮蛋,雞蛋殼一般是不會破裂的。

2、煮好的雞蛋可以放在冷水中「激」一下,雞蛋的高溫遇上冷水會產生熱脹冷縮,蛋殼的那層膜會和蛋清因遇冷而收縮,從而產生空隙,使蛋殼能夠輕鬆地剝落。但注意最好用涼開水不要用冷水,以免冷水中的細菌通過蛋殼進入雞蛋內部,食用過後不利於身體健康。

煮雞蛋的時間

煮雞蛋的靈魂就在於對時間的把控,多一分太老、少一分太嫩,不同的時間煮出來的雞蛋口感大有差別,水開以後開始計時。

1—2分鐘:這個時間煮出來的雞蛋完全沒有熟,僅有一些蛋白有稍微凝固的痕跡。

3—5分鐘:蛋白大部分已經凝固了,但蛋黃還是生的,能夠自由的流動。

6—9分鐘:很多人都喜歡這個階段煮出來的雞蛋,蛋清柔軟細膩,蛋黃微微的凝固,由外到裡流淌著溏心,口感比較好。

10分鐘以上:此時蛋黃和蛋清完全熟透,由於水分的流失,蛋黃發硬發幹,吃起來有些「噎」,可能蛋黃還會變成綠色,雞蛋中的優質營養也會隨著水分流失。

有時我們看到蛋黃表面呈灰綠色,這是因為雞蛋煮「過火」了

雞蛋煮20分鐘以上,會使蛋黃與蛋白相互結合,產生一種叫硫化亞鐵的物質,這種硫化亞鐵不僅難以被消化,還會降低了雞蛋的營養價值。

煮雞蛋為什麼會經常煮裂

很多人在煮雞蛋時,也沒有煮的時間過長卻常常會將蛋殼煮裂,原因就在於煮蛋時水放的太多、火太旺,雞蛋在煮的過程中因為水沸騰,使雞蛋上下顛簸,從而敲到鍋底而造成蛋殼破裂,解決的辦法就是煮雞蛋時,

水只要放到雞蛋的三分之二處,用小火慢煮,這樣就可以避免了雞蛋敲鍋底,將雞蛋煮裂的現象。

——小貼士——

在煮雞蛋時最好選擇冷水下鍋,開水下鍋裡外受熱不均衡,很容易讓蛋殼煮「爆裂」,因此煮雞蛋時建議冷水下鍋煮。以上就是煮雞蛋的一些簡單的小知識,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歡迎分享到評論區。

台電員工7天沒回家!半身泡水溝修電線桿,妻見工作照淚崩:老公
2025/07/13
吳千語、楊穎同參加活動 !一個富家千金既視感,一個妝容痕跡明顯,網嗆:原生臉贏了
2025/07/11
​​​​​​​19歲「百萬支票生日趴」遭疑吹牛!向太絕版辣照流出「美到關之琳都輸」,網驚:我信了
2025/07/11
努力走出喪女之痛!S媽公開「尋伴」3條件曝悲喊:可以救我嗎?
2025/07/11
S媽有三個女婿,為何死咬汪小菲不放?網友看透:其他兩個得罪不起!
2025/07/10
72歲李隆基「粉髮淚崩」接36歲女友出獄!病靠藥撐見她「這模樣」…網秒懂
2025/07/10
王晶曝張國榮離世內幕!疑似內地大佬「許諾落空」,哥哥失望加重抑郁
2025/07/10
昔日男神崩壞!鄭伊健小餐館現身「變街頭大叔」,49歲蒙嘉慧幸福肥認不出
2025/07/09
70年代「6位俊男美女」合照!裡面藏「1位超級巨星」 ,9成台灣人一眼認出:太經典了!
2025/07/09
新店救溺翻覆3死!義消曹雙全仍躺ICU,父盼各界幫集氣脫險
2025/07/09
快訊/第二名勇消殉職!張敬謙葉克膜搶命無效不治
2025/07/09
汪小菲下意識舉動,暴露「真實人品」,終于明白大S和馬筱梅誰在說謊
2025/07/09
退出演藝圈!男星「轉行當保全」每天上崗12小時,路邊掃菸頭皮鞋裂開補好再穿,最新近況曝光了
2025/07/08
5個月就認「新媽」?汪希玥挽馬筱梅逛街親昵,大S的愛終究成笑話
2025/07/08
離婚才4個月,陳曉再次讓全網「刮目相看」!網友:42歲陳妍希后悔了吧
2025/07/07
曾不懂「賭王之子」何猷君​​為何獨寵她!見奚夢瑤真人那秒...網友:我悟了
2025/07/07
偶遇林志玲一家三口出游!老公「負責抱娃」好體貼,網讚:嫁對人嫩回30歲​
2025/07/07
連生4子養不起!40歲男星再爆欠租兩個月,妻揭「最新慘況」
2025/07/07
恩愛了23年,73歲的梁錦松開始衰老滄桑,47歲的她卻絢爛如花!
2025/07/06
汪小菲「兩任妻慶生」對比!看完大S籌備再看筱梅全網沉默,「桌上這1處」誰更用心一目了然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