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這是林依晨20歲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從入行那年起,就開始寫遺書了。這個消息一經曝光,立刻引發熱議。有人心疼她的未雨綢繆,也有人感慨她的生活太過辛酸。
然而,比寫遺書更讓人震驚的,是她分家產的安排。她的親弟弟得知后怒斥:「憑啥給外人?」
林依晨從小家境不好,父母分居,母親一人撐起整個家。為了還債,她早早踏入娛樂圈。那時的她沒有背景,沒有資源,只能靠拼命。
吊威亞、拍打戲,甚至連生病都不敢請假,硬是靠著一股韌勁熬了過來。為了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意外,她開始寫遺書。她說:「如果哪天我不在了,至少家里人知道我把一切安排好了。」
這些年,林依晨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她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成長為家喻戶曉的「拼命三娘」。但外人看到的,是她光鮮亮麗的外表,卻很少有人知道,她背后還扛著一個家。
她是個典型的「扶弟魔」,賺來的錢大部分都用來幫弟弟開餐廳、還債。弟弟的餐廳遇到問題,她第一時間站出來宣傳,甚至親自收拾爛攤子。可以說,她為家人付出了太多。
然而,事情的轉折發生在她結婚之后。林依晨嫁給了一位圈外人,婚后她修改了遺書,將部分財產分給了丈夫、女兒以及公公婆婆。
這件事被弟弟知道后,他非常不滿,甚至當面質問她:「你胳膊肘怎麼往外拐?這些錢本來就是家里的,憑什麼要分給外人?」
面對弟弟的指責,林依晨并沒有爭辯。她只是淡淡地說:「我有自己的家庭了。」這句話讓弟弟更加憤怒,甚至一度和她關系疏遠。外界對此議論紛紛,有人支持林依晨,認為她已經為家人付出太多,應該為自己的小家庭考慮;也有人站在弟弟的立場,覺得林依晨的選擇有些「涼薄」。
她坦言,寫遺書的初衷是為了給家人一個交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遺書的理解發生了變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